舊館懷賢躅,先朝翊帝圖。
虹梁引層構,血汗出奇駒。
幾杖延鄉老,詩書問魯儒。
南天望雲氣,應泣舜蒼梧。
炎統中興日,淳熙翊贊功。
憲邦同吉甫,待旦類周公。
一品恩榮重,三朝禮貌攏
欲知勳業盛,請視鼎彝中。
〔姑洗為羽〕屹爾王宮,泛臨翊翊。
惠此萬方,豈惟五色。
以修陽政,以習地德。
雲景杳冥,施祥無極。
上聖恢方載,吳門翊帝京。
千秋季子國,百雉闔閭城。
屏翰資良牧,文昌輟貳卿。
龍墀虛紫橐,虎節駐紅旌。
河潤功初洽,棠陰政已成。
農桑歸愷悌,絃管樂昇平。
世仰韋公譽,人高白傅名。
雲樓凌月府,花島爛蓬瀛。
香霧凝春晝,橋虹臥曉晴。
清規三不惑,盛事二難並。
舊俗寧論化,重臨倍有聲。
向來宣使指,曾是格刑清。
自覿銅魚拜,欣聞竹馬迎。
五湖歌吹滿,兩郡吏民爭。
嚴助書頻賜,蕭卿治欲更。
還應對宣室,俱議直承明。
鼎席猶虛位,戎亭正息兵。
安危均注意,中外等持衡。
補袞才猷壯,康時智略宏。
天津飛驥足,雲路逸鵬程。
疇昔參賓從,頑疏荷鑒評。
馳驅奉刀筆,談笑接簪纓,
夢結閩陬遠,心驚漲潦橫。
寄身侔困鮒,盡室逭長鯨。
官牒沾微祿,因波拯再生。
膺門憐舊契,禰薦及難兄。
未釋鹽車駕,徒懷瓦釜嚕。
幾年良自哂,一飽定誰營。
洛下裘空敝,新豐酒獨傾。
知公行入輔,故吏敢言情。
當年匹馬剪天驕,南靖諸蠻翊聖朝。
灞上共傳周太尉,軍中惟數霍嫖姚。
轅門角斷秋淒切,玉帳香銷夜寂寥。
遙望龍江遺廟下,滿庭落葉雨蕭蕭。
侍臣鳴珮出西曹,鸞殿分階翊彩旄。瑞氣迥浮青玉案,
日華遙上赤霜袍。花間焰焰雲旗合,鳥外亭亭露掌高。
肯念萬年芳樹裡,隨風一葉在蓬蒿。
盛業冠伊唐,台階翊戴光。
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蜀輟新衡鏡,池留舊鳳凰。
同心真石友,寫恨蔑河梁。
虎騎搖風旆,貂冠韻水蒼。
彤弓隨武庫,金印逐文房。
棧壓嘉陵咽,峰橫劍閣長。
前驅二星去,開險五丁忙。
回首崢嶸盡,連天草樹芳。
丹心懸魏闕,往事愴甘棠。
治化輕諸葛,威聲懾夜郎。
君平教說卦,犬子召升堂。
塞接西山雪,橋維萬里檣。
奪霞紅錦爛,撲地酒壚香。
忝逐三千客,曾依數仞牆。
滯頑堪白屋,攀附亦周行。
肉管伶倫曲,簫韶清廟章。
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
翊戴南陽第一春,馳驅北伐太原津。
天開今代風雲會,運應中興歲月新。
霖雨正宜蘇大旱,清風未可作閒人。
一杯安足為公壽,看飲思堂萬斛醇。
武烈翊中興,楚材冠當代。
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廢。
湘鄉接桐城,雄跨欲無對。
羽翼郭與吳,雲龍瞻進退。
湘綺別樹幟,映古紛雜佩。
末運稍衰竭,能者猶數輩。
袁子生其鄉,沾被篤所愛。
壯志遂時傑,縱轡忘歷塊。
惘惘終自返,一幾八家在。
溫故效語言,有穎出荒穢。
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
此事根效友,冥漠盈萬態。
賤簡豎儒業,孤囈絕狂吠。
我老余誘子,物外馨謦欬。
我昔聞諸太古初,馮翊窅窅安可摸。
自從庖羲得龍馬,奇偶變化滋圖書。
結繩之政由此毀,蝌蚪鳥跡紛壇起。
後來大小二篆生,周稱史籀秦誇李。
只今相去幾百年,字體散漫隨雲煙。
岐陽石鼓土花蝕,繹山之碑野火然。
縱有秦銘刻岑石,冰消雪剝無蹤跡。
書生好學何所窺?每展史編空歎息。
樊山先生東魯儒,好古博雅耽成。
八分小篆純古法,鑿石置之東南隅。
白石光芒爭照耀,滿城走看嗟神妙。
向來傳寫何足珍,棗木空貽後人誚。
徐公手摹烽火塵,金陵近刻殊失真。
那如此本意太淳,丞相李斯下筆親。
申屠墨莊有傳授,法度森嚴非苟苟。
豈惟後學得所師?萬世千秋垂不朽。
郊祀三年大禮崇,上公翊贊極寅恭。
清壇九奏應昭格,今歲人神識景鐘。
瀛洲有詔翊儲宮,妙選歡傳有古風。
鶴禁共看周八士,狐裘記取國三公。
年華春早雞聲裡,博望秋嚴霜氯中。
入侍緝熙傳聖學,四書雋永事何窮。
青宮朱邸翊皇闈,玉葉瓊蕤發紫微。姬姜本來舅甥國,
卜筮俱道鳳凰飛。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穠李遙相匹。
鸞車鳳傳王子來,龍樓月殿天孫出。平台火樹連上陽,
紫炬紅輪十二行。丹爐飛鐵馳炎焰,炎霞爍電吐明光。
綠軿紺幰紛如霧,節鼓清笳前啟路。城隅靡靡稍東還,
橋上鱗鱗轉南渡。五方觀者聚中京,四合塵煙漲洛城。
商女香車珠結網,天人寶馬玉繁纓。百壺淥酒千斤肉,
大道連延障錦軸。先祝聖人壽萬年,復禱宜家承百祿。
珊瑚刻盤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園。梁園山竹凝雲漢,
仰望高樓在天半。翠幕蘭堂蘇合薰,珠簾掛戶水波紋。
別起芙蓉織成帳,金縷鴛鴦兩相向。罽茵飾地承雕履,
花燭分階移錦帳。織女西垂隱燭台,雙童連縷合歡杯。
藹藹綺庭嬪從列,娥娥紅粉扇中開。黃金兩印雙花綬,
富貴婚姻古無有。清歌棠棣美王姬,流化邦人正夫婦。
細吟馮翊使君詩,憶作餘杭太守時。
君有一般輸我事,柘枝看校十年遲。
翊戴推元老,謀猷合大君。河山封故地,金石表新墳。
劍履歸長夜,笳簫咽暮雲。還經誓師處,薤露不堪聞。
翊戴唐虞旦暮中,忽將符節撫山東。
憶歸慷慨無私計,抗疏頻煩有古風。
世路一人知進退,士林當日計窮通。
壽觴須祝年年喜,舊德華夷望更攏
汾曲名家相國孫,翊登樞鉉繼承恩。
旂章禮秩連三府,彝鼎功名載一門。
棺歛袞衣哀冊異,路驅班劍葬儀存。
清規素履知無晦,金刻雄文賁九原。
〔姑洗為羽〕屹爾王宮,泛臨翊翊。
惠此萬方,豈惟五色。
以修陽政,以習地德。
雲景杳冥,施祥無極。
顥印傳侯刻,圯編翊帝圖。
還生王國佐,來煥泰階符。
瑞紱雙嬰觡,祥蓬四射唬
從龍參震邸,附鳳入星樞。
嗣正調元席,宏開造物爐。
儀刑瞻魏采,勵翼矢皋謨。
穆穆資同體,拳拳避碩膚。
誠雖貫霜雪,誡甚勒盤孟。
師石岡為壽,仙春道有腴。
欲知難老意,八柱與天俱。
狗日去中山,春盡抵馮翊。
閏晦適石城,發軫蒙再謫。
有姪佐晉陰,所幸在肘腋。
兒女本天愛,未免各分北。
同行五六口,出關已登陟。
捨去兩京道,右手入大谷。
入谷路崎嶇,少前屢顛躓。
秦嶺生所聞,今日乃相識。
一捨躡其跌,兩捨跨其脊。
東井聞水聲,南箕觀簸析。
西曆華山小,北瞰黃河赤。
大荔信毫末,中條真拳石。
終夜聽猿啼,白晝履虎跡。
俯仰天地間,浩然為一色。
是時甫中元,寒凍地欲坼。
婢僕急榆火,腹背互熏炙。
輾轉竟號呼,良久各蘇息。
其南差濔迤,稍降已溫液。
及至洛水濱,揮汗復疇昔。
乃知高卑殊,能使氣令易。
商於固善地,又且近鄉國。
感涕荷君恩,死生寧有極。
凡人歷艱險,乃心方驚策。
常使處燕安,政如懷鴆毒。
所以古先人,平居猶運甓。
漢字翊的含義
翊
(形聲。從羽,立聲。本義:飛的樣子)
同本義 [flying]
翊,飛貌。--《說文》
同「翌」。明日(年) [next]
越若翊辛丑,諸生庶民大和會。--《漢書·王莽傳上》。顏師古云:「翊,明也。」
又如:翊日(明日)
翊
通「翼」。輔佐[assist a ruler]
翊贊季興。--《三國誌·呂凱傳》
左內史更名左馮翊。--《漢書》
又如:翊天(輔佐天子);翊戴(擁戴輔弼);翊衛(輔佐護衛);翊化(輔佐教化);翊佐(輔佐);翊亮(輔佐);翊從(護衛隨從)
恭敬 [respect]。如:翊翊(恭敬的樣子)
翊yi輔佐,幫助:~贊。~衛。[翊翊]恭敬的樣子: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