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潤奇峰名韞玉,
溫其質並瓊瑤。
中分瀑布瀉雲濤。
雙巒呈翠色,
氣像兩相高。
珍重幽人誠好事,
綠窗聊助風騷。
寄言俗客莫相嘲。
物輕人意重,
千里贈鵝毛。
光諸丹經以質難。
意初未釋,
凡辨問數十條,
乃噤不語,
垂首悵然而去。
後忽具信香誓狀,
謂歷江、淮、閩、浙,
拜師幾百,
不識向上玄關,
覺今是而昨非。
不知其所覺何事,
謬贈以水調一詞。
有天台郭應昌、儀真胡堯咨、徐勳、金陵趙拱、湖湘唐純素預焉人身藏宇宙,
烏兔走西東。
晝舒夜卷,
不拘春夏與秋冬。
存想非心非腎,
吐納非精非氣,
子午謾行功。
一點真靈寶,
混合自回風。
感嬰兒,
交奼女,
愛丁公。
黃婆匹配,
一時辰內上仙宮。
恍惚無中有象,
陽火陰符密契,
大道屬鴻ˍ。
火候能調理,
天地與無窮。
靈質貫軒昊,
遐年越商周。
自然失遠裔,
安得怨寡儔。
我亦小國胤,
易名慚見優。
雖非放曠懷,
雅奉逍遙游。
攜手桂枝下,
屬詞山之幽。
風雨一以過,
林麓颯然秋。
落日倚石壁,
天寒登古丘。
荒泉已無夕,
敗葉翳不流。
亂翠缺月隱,
衰紅清露愁。
覽物性未逸,
反為情所囚。
異才偶絕境,
佳藻窮冥搜。
虛傾寂寞音,
敢作雜佩酬。
淑質柔情,
靚妝艷笑,
未容桃李爭妍。
紅粉牆東,
曾記窺宋三年。
不間雲朝雨暮,
向西樓、南館留連。
何嘗信,
美景良辰,
賞心樂事難全。
青門解袂,
畫橋回首,
初沈漢佩,
永斷湘弦。
漫寫濃愁幽恨,
封寄魚箋。
擬話當時舊好,
問同誰、與醉尊前。
除非是,
明月清風,
向人今夜依然。
畫中留得清虛質,
人世難逢白鶴身。
應見茅盈哀老弟,
為持金菉救生人。
天書到法堂,
朽質被榮光。
自笑無功德,
殊恩謬激揚。
還登建禮署,
猶忝會稽章。
佳句慚相及,
稱仁豈易當。
青潤奇峰名韞玉,
溫其質並瓊瑤。
中分瀑布寫雲濤。
雙巒呈翠色,
氣像兩相高。
珍重幽人誠好事,
綠窗聊助風騷。
寄言俗客莫相嘲。
物輕人意重,
千里贈鵝毛。
清質悠悠素彩融,
長川迥陸合為空。
佳人甚近山城閉,
夏夜相望水鏡中。
玉質孤高,
天姿明慧。
了無一點塵凡氣。
白蓮空殿鎖幽芳,
亭亭獨佔秋光裡。
一切見聞,
不可思議。
我今有分親瞻禮。
願垂方便濟眾生,
他時同赴龍華會。
春申隨質若王圖,
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
功成何更用陰謨。
舉世重文雅,
夫君更質真。
曾嗟混雞鶴,
終日異淄磷。
詞賦離騷客,
封章諫諍臣。
襟懷道家侶,
標格古時人。
逸老誠雲福,
遺形未免貧。
求文空得草,
埋玉遂為塵。
靜想忘年契,
冥思接武晨。
連宵洽杯酒,
分日掌絲綸。
蠹簡書陳事,
遺孤托世親。
前賢同此歎,
非我獨沾巾。
托質依高架,
攢花對小堂。
晚開春去後,
獨秀院中央。
霽景朱明早,
芳時白晝長。
穠因天與色,
麗共日爭光。
剪碧排千萼,
研朱染萬房。
煙條塗石綠,
粉蕊撲雌黃。
根動彤雲湧,
枝搖赤羽翔。
九微燈炫轉,
七寶帳熒煌。
淑氣熏行徑,
清陰接步廊。
照梁迷藻梲,
耀壁變雕牆。
爛若叢然火,
殷於葉得霜。
胭脂含臉笑,
蘇合裛衣香。
浹洽濡晨露,
玲瓏漏夕陽。
合羅排勘纈,
醉暈淺深妝。
乍見疑回面,
遙看誤斷腸。
風朝舞飛燕,
雨夜泣蕭娘。
桃李慚無語,
芝蘭讓不芳。
山榴何細碎,
石竹苦尋常。
蕙慘偎欄避,
蓮羞映浦藏。
怯教蕉葉戰,
妒得柳花狂。
豈可輕嘲詠,
應須痛比方。
畫屏風自展,
繡傘蓋誰張。
翠錦挑成字,
丹砂印著行。
猩猩凝血點,
瑟瑟蹙金匡。
散亂萎紅片,
尖纖嫩紫芒。
觸僧飄毳褐,
留妓冒羅裳。
寡和陽春曲,
多情騎省郎。
緣誇美顏色,
引出好文章。
東顧辭仁裡,
西歸入帝鄉。
假如君愛殺,
留著莫移將。
殊質資靈貺,
陵空發瑞雲。
梢梢含樹影,
鬱鬱動霞文。
不比因風起,
全非觸石分。
葉光閒泛灩,
枝彩靜氛氳。
隱見心無宰,
裴回慶自君。
翻飛如可托,
長願在橫汾。
一般妙質,
笑樂天、誇詫小蠻樊素。
萬柄參差羅翠扇,
全隊西方靚女。
不假施朱,
也非塗碧,
所樂惟幽浦。
神仙姑射,
算來合共游處。
一任冶妓穠姬,
採蓮歌裡,
儘是相思苦。
花氣荷馨清入骨,
長傍銀河東注。
月澹風輕,
霧晞煙細,
忽灑霏微雨。
此時心事,
美人澤畔停佇。
杜叟學仙輕蕙質,
韋公事佛畏青娥。
樂營卻是閒人管,
兩地風情日漸多。
弱質纖姿儷素妝。
水沈山麝郁幽香。
直疑姑射來天上,
要惱人間傳粉郎。
簡釀酒,
枕為囊。
更餘風味勝糖霜。
肯如紅紫空姚冶,
謾惹遊蜂戲蝶忙。
薄薄身上衣,
輕輕浮雲質。
長安一花開,
九陌馬蹄疾。
誰言公子車,
不是天上力。
瑤溪碧岸生奇寶,
剖質披心出文藻。
良工雕飾明且鮮,
得成珍器入芳筵。
含華炳麗金尊側,
翠斝瓊觴忽無色。
繁弦急管催獻酬,
倏若飛空生羽翼,
fY蘭英照豹斑,
滿堂詞客盡朱顏。
花光來去傳香袖,
霞影高低傍玉山。
王孫彩筆題新詠,
碎錦連珠復輝映。
世情貴耳不貴奇,
謾說海底珊瑚枝。
寧及琢磨當妙用,
燕歌楚舞長相隨。
霜規不讓黃金色,
圓質仍含御史香。
何處同聲情最異,
臨川太守謝家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