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子,
送君為一尉,
東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雖遠位雖卑,
月俸猶堪活妻子。
男兒口讀古人書,
束帶斂手來從事。
近將徇祿給一家,
遠則行道佐時理,
行道佐時須待命,
委身下位無為恥。
命苟未來且求食,
官無卑高及遠邇。
男兒上既未能濟天下,
下又不至饑寒死。
吾觀九品至一品,
其間氣味都相似。
紫綬朱紱青布衫,
顏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
別有一事欲勸君,
遇酒逢春且歡喜。
從知東甸尉,
銓注似恩除。
帶土移嵩術,
和泉送尹魚。
印床寒鷺宿,
壁記醉僧書。
堂下諸昆在,
無妨候起居。
聞君作尉向江潭,
吳越風煙到自諳。
客路尋常隨竹影,
人家大底傍山嵐。
緣溪花木偏宜遠,
避地衣冠盡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樹,
思鄉望國意難堪。
中年從一尉,
自笑此身非。
道在甘微祿,
時難恥息機。
晨趨本郡府,
晝掩故山扉。
待見干戈畢,
何妨更采薇。
長鈹周都尉,
閒如秋嶺雲。
取蝥弧登壘,
以駢鄰翼軍。
百戰百勝價,
河南河北聞。
今遇太平日,
老去誰憐君。
壯氣蓋燕趙,
耽耽魁傑人。
彎弧五百步,
長戟八十斤。
河湟非內地,
安史有遺塵。
何日武台坐,
兵符授虎臣。
故人博羅尉,
遺我山薑花。
采從碧海上,
來自謫仙家。
雲濤潤孤根,
陰火照晨葩。
靜搖扶桑日,
艷對瀛洲霞。
世人愛芳辛,
搴擷忘幽遐。
傳名入帝裡,
飛驛辭天涯。
王濟本尚味,
石崇方斗奢。
雕盤多不識,
綺席乃增華。
驛馬損筋骨,
貴人滋齒牙。
顧予藜藿士,
持此重咨嗟。
聞道長溪尉,
相留一館閒。
□□□□□,
尚隔幾重山。
為旅春風外,
懷人夜雨間。
年來疏覽鏡,
怕見減朱顏。
身得貳師餘氣概,
家藏都尉舊詩章。
江南別有樓船將,
燕頷虯鬚不姓楊。
白頭新作尉,
縣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
前賢尚此風。
蕪湖春蕩漾,
梅雨晝溟濛。
佐理人安後,
篇章莫廢功。
雄藩車馬地,
作尉有光輝。
滿席賓常侍,
闐街燭夜歸。
關河征旆遠,
煙樹夕陽微。
到處無留滯,
梁園花欲稀。
太尉園林兩樹春,
年年奔走探花人。
今來獨倚荊山看,
回首長安落戰塵。
雲綻霞鋪錦水頭,
占春顏色最風流。
若教更近天街種,
馬上多逢醉五侯。
昨日三峰尉,
今朝萬里人。
平生任孤直,
豈是不防身。
海霧多為瘴,
山雷乍作鄰。
遙憐北戶月,
與子獨相親。
一名兼一尉,
未足是君伸。
歷數為詩者,
多來作諫臣。
路翻平楚闊,
草帶古淮新。
天下雖雲大,
同聲有幾人。
新從劉太尉,
結束向并州。
絡腦青絲騎,
盤囊錦帶鉤。
出關逢將校,
下嶺擁戈矛。
匣閉黃雲冷,
山傳畫角秋。
劍鋒將破虜,
函道罷登樓。
豈作書生老,
當封萬戶侯。
故友漢中尉,
請為西蜀吟。
人家多種橘,
風土愛彈琴。
水向昆明闊,
山通大夏深。
理閒無別事,
時寄一登臨。
昔從李都尉,
雙鞬照馬蹄。
擒生黑山北,
殺敵黃雲西。
太白沈虜地,
邊草復萋萋。
歸來邯鄲市,
百尺青樓梯。
感激然諾重,
平生膽力齊。
芳筵暮歌發,
艷粉輕鬟低。
半酣秋風起,
鐵騎門前嘶。
遠戍報烽火,
孤城嚴鼓鼙。
揮鞭望塵去,
少婦莫含啼。
邛南方作尉,
調補一何卑。
發論唯公幹,
承家乃帝枝。
山長風裊棧,
江蔭石和澌。
舊井王孫宅,
還尋獨有期。
梅尉吟楚聲,
竹風為淒清。
深虛冰在性,
高潔雲入情。
借水洗閒貌,
寄蕉書逸名。
羞將片石文,
斗此雙瓊英。
太尉門庭亦甚高,
王郎名重禮相饒。
自家妻父猶如此,
誰更逢君得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