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驄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百戰能誇隴上兒,
一身復作雲中客。寒風動地氣蒼茫,橫吹先悲出塞長。
敲石軍中傳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漿。前鋒直指陰山外,
虜騎紛紛膽應碎。匈奴破盡人看歸,金印酬功如斗大。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綺裡猶近名,於陵未泯跡。吾師逆流教,禪隱殊古昔。
洗足臨潺湲,銷聲寄松柏。緗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
道心制野猿,法語授幽客。境淨萬象真,寄目皆有益。
原上無情花,山中聽經石。竹生自蕭散,雲性常潔白。
卻見羇世人,遠高摩霄翮。達賢觀此意,煩想遂冰櫱。
伊予戰苦勝,覽境情不溺。智以動念昏,功由無心積。
形骸爾何有,生死誰所戚。為與勝悟冥,不憂頹齡迫。
春風自駘蕩,禪地常闃寂。擲札成柳枝,溉瓶養泉脈。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適。學外見古賢,頗令我心惕。
眇綿雲官世,夢幻羽陵籍。鬼菉徒相矜,九原誰家宅。
俗情封淺近,至理昧堯跖。蹈善嗟沈冥,履仁傷堙厄。
匠心聖亦尤,攻異天見責。試以慧眼觀,斯言諒可覿。
外事非吾道,忘緣倦所歷。中宵廢耳目,形靜神不役。
色天夜清迥,花漏時滴瀝。東風吹杉梧,幽月到石壁。
此中一悟心,可與千載敵。故交徒好我,筐中無咫尺。
潘生入空門,祖師傳秘賾。湯子自天德,精詣功不僻。
放世與成名,兩圖在所擇。吾高鴟夷子,身退無瑕摘。
吾嘉魯仲連,功成棄珪璧。二賢兼彼才,晚節何感激。
不然作山計,改服我下澤。君隳元亮冠,我脫潛師屐。
倚臥高松根,共逃金閨籍。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黽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彷彿,翰墨有餘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簷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閉不予者若能以韓干二散馬易之者蓋可許也復次前韻相如有家山,縹緲在眉綠。
誰雲千里遠,寄此一顰足。
平生錦繡腸,早歲藜莧腹。
從教四壁空,未遣兩峰蹙。
吾今況衰病,義不忘樵牧。
逝將仇池石,歸溯岷山瀆。
守子不貪寶,完我無瑕玉。
故人詩相戒,妙語予所伏。
一篇獨異論,三占從兩卜。
群家畫可數,天驥紛相逐。
風??掠原野,電尾梢澗谷。
君如許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來聽陽關曲。
勸我留此峰,他日來不速。
閉不予者若能以韓干二散馬易之者蓋可許也復次前韻相如有家山,縹緲在眉綠。
誰雲千里遠,寄此一顰足。
平生錦繡腸,早歲藜莧腹。
從教四壁空,未遣兩峰蹙。
吾今況衰病,義不忘樵牧。
逝將仇池石,歸溯岷山瀆。
守子不貪寶,完我無瑕玉。
故人詩相戒,妙語予所伏。
一篇獨異論,三占從兩卜。
群家畫可數,天驥紛相逐。
風掠原野,電尾梢澗谷。
君如許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來聽陽關曲。
勸我留此峰,他日來不速。
日月東西行,寒暑冬夏易。陰陽無停機,造化渺莫測。
開目為晨光,閉目為夜色。一開復一閉,明晦無休息。
居然六合外,曠哉天地德。天地且不言,世人浪喧喧。
毒蜂成一窠,高掛惡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斷魂亦飛。
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家兒。右手持金丸,引滿無所疑。
一中紛下來,勢若風雨隨。身如萬箭攢,宛轉迷所之。
徒有疾噁心,奈何不知幾。
養蠶為素絲,葉盡蠶不老。傾筐對空林,此意向誰道。
一女不得織,萬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難。
禍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世路險孟門,吾徒當勉旃。
化人之心固甚難,自化之心更不易。化人可以程限之,
自化元須有其志。在心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於廣利。
三十年前識師初,正見把筆學草書。崩雲落日千萬狀,
隨手變化生空虛。海北天南幾回別,每見書蹤轉奇絕。
近來兼解作歌詩,言語明快有氣骨。堅如百煉鋼,
挺特不可屈。又如千里馬,脫韁飛滅沒。好是不雕刻,
縱橫衝口發。昨來示我十餘篇,詠殺江南風與月。
乃知性是天,習是人。莫輕河邊羖羊歷,飛作天上麒麟。
但日新,又日新,李太白,非通神。
黃驄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百戰曾誇隴上兒,
一身復作雲中客。寒風動地氣蒼芒,橫吹先悲出塞長。
敲石軍中傳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漿。前鋒直指陰山外,
虜騎紛紛翦應碎。匈奴破盡看君歸,金印酬功如斗大。
第一百九十卷
海色連四明,仙舟去容易。天籍豈輒問,不是卑朝士。
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鶯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白髮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
曉傍蒼崖,滴寒露、研朱點易。五十四卦為歸姝,惟幽人吉。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辨一生、堅壁臥煙霞,詩無敵。人間世,膠中漆。功名事,刀頭蜜。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曾共梅花相爾汝,僅教雪後無消息。莫怕寒、容易嫁東風,春狼藉。
誰主誰為客。歎人生、別離容易,會逢難得。省戶高門十年夢,瞥忽渾如昨夕。風不定、亂雲飛急。本自無心圖富貴,也元知、富貴無緣逼。且還我,兔園策。誰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後,長安本色。怪我阿奶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猶記、黃裳曾識。多謝慇勤無以報,願阿奶、長健如今日。送公子,上霄極。
林棲四壁空,百事從簡易。
缺籬寒未補,幽戶夜不閉。
東偏欲廣屋,厚費敢輕議。
設關力可具,稚子請遂事。
呀然兩竹扉,寧復志容駟。
西山正當前,浩蕩納空翠。
下臨漁樵路,橫鎖風月地。
惟愁俗客來,剝啄驚午睡。
漢字易的解釋含義
易
(象形。本義:蜥易)
換,交換 [exchange]
寒暑易節。--《列子·湯問》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戰國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楚人圍宋,易子而食。--《左傳·哀公八年》
移風易俗。--李斯《諫逐客書》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如:易筋經(講武術的書,托名南朝梁代達摩和尚所作);易簀(換竹蓆。比喻行將死亡);易貨(交換貨物);易地(互換所處的地位;交換土地);易身(換位)
改變,更改 [change]
獄詞無易。--清·方苞《
易yi
⒈好辦,不費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簡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變,變換:移風~俗。
⒋換,交易:以物~物。國際貿~。
⒌輕視:高祖(劉邦)為亭長,素~諸吏(素:向來)。
⒍治,整治:~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