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共游娛,秋光景氣殊。他日頭似雪,還對插茱萸。
道釋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參禪窮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輻輳,宿疾普消除。屋舍既堅固,始可立丹爐。煉還丹,全太極,采玄珠。的端消息,采將坎有補離無。若也不貪不愛,直下離聲離色,神氣總歸虛。了達一切相,赤子出神廬。
燥吻時時著酒濡,要令臥疾致文殊。
河魚潰腹空號楚,汗水流始信吳。
(《吳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腳心汗如水。
)自笑方求三歲艾,不如長作獨眠夫。
羨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飄飄鶴背軀。
漢字殊的解釋含義
殊
(形聲。從,朱聲。小篆字形。,分解後剩下的骨頭。隸變為「歹」。本義:斬首,斷其首身而死)
同本義 [behead]
殊,死也。--《說文》。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漢書·高帝紀》。註:「斬刑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莊子·在宥》
引申為死 [die]
太子即自剄,不殊。--《史記·淮南王劉安列傳》
又如:不殊(不死)
斷絕 [cut off]
殊,斷也。--《廣雅》
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分開;離開 [separate]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後止,此之謂養疾。--《管子》
分;區別 [dis
殊shū
⒈死,斷,絕:不~。~死搏鬥。
⒉不同,特別:特~。~效。同歸~途。
⒊很,非常:~喜。~為不安。
⒋[殊不知]竟不知道,竟未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