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雙行行,白馬悲路傍。晨興見曉月,更似發雲陽。
溧水通吳關,逝川去未央。故人萬化盡,閉骨茅山岡。
天上墜玉棺,泉中掩龍章。名飛日月上,義與風雲翔。
逸氣竟莫展,英圖俄夭傷。楚國一老人,來嗟龔勝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憶蘭芳。
卜築西湖,種翠蘿猶傍,軟紅塵裹。來往載清吟,為偏愛吾廬,畫船頻繁。笑攜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橋鎖,煙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臨酒論深意。流光轉、鶯花任亂委。冷然九秋肺腑,應多夢、巖扃冷雲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寫猗蘭綠綺。專城處,他山小隊登臨,待西風起。
冥搜過物表,洞府次溪傍。已入瀛洲遠,誰言仙路長。
孤煙出深竹,道侶正焚香。鳴磬愛山靜,步虛宜夜涼。
仍同象帝廟,更上紫霞岡。霽月懸琪樹,明星映碧堂。
傾思丹灶術,願采玉芝芳。儻把浮丘袂,乘雲別舊鄉。
人言樓觀似寥陽。巍倚太清傍。便有二京賦手,也須費力鋪張。客窗夢斷,星稀月澹,一枕淒涼。舊日春風汴水,□□多少垂楊。
隴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東西流不歇,曾斷幾人腸。
夜夢上河漢,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辯,羅列爭光芒。
自箕歷牛女,與斗直相當。
既悟到上天,百事應可詳。
其中有神官,張目如電光。
玄衣乘蒼虯,身佩水玉璫。
丘蛇與穹鱉,盤結為紀綱。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禍殃。
臣實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靈,敢問固不量。
有牛豈不力,何憚使服箱。
有女豈不工,何憚縫衣裳。
有斗豈不柄,何憚挹酒漿。
捲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蒼。
何彼東方箕,有惡務簸揚。
唯識此五者,願言無我忘。
神官呼我前,告我無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詰其常。
豈惜盡告汝,於汝恐不庠。
至如人間疑,汝敢問於王。
扣頭謝神官,臣言大為狂。
駭汗忽爾覺,殘燈熒空堂。
漢字傍的解釋含義
傍
(形聲。從人,旁聲。本義:靠近,臨近)同本義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說文》
雙兔傍地走。--《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傍邊(靠近邊沿);傍通(靠近四方通達之地);傍境(邊境);傍戶而立
傍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門戶;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緊靠)
輔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賢傍之。--《新書》
順著;沿著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陪隨,陪伴 [accompany]。如:傍個影兒(露面;亮相)
傍
同「旁」。旁邊,側 [side]
傍,近也。--《說文》。按,與旁別,四旁四方
傍 bang
1靠近:依山~水。
2接近(指時間):~晚。
【傍人門戶】依賴別人,不能自立。
────────────────—
傍pang 1.旁邊;側近。 2.本身之外的,別的。 3.廣。見"傍通"﹑"傍接"﹑"傍概"等。 4.漢字的偏旁。 5.偏頗;邪僻。參見"傍門"。 6.偏斜,仄曲。參見"傍蹊"。 7.見"傍午"。 8.見"傍偟"。 9.見"傍薄"。 10.通"方"。逆,倒轉。參見"傍戟"。 11.通"訪"。訪求。參見"傍薦"。
────────────────—
傍bēng 1.見"傍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