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領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
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浩氣清英,仙才卓縈,下土難分別。
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歎息復歎息,園中有棗行人食。貧家女為富家織。
翁母隔牆不得力。水寒手澀絲脆斷,續來續去心腸爛。
草蟲促促機下啼,兩日催成一匹半。輸官上頂有零落,
姑未得衣身不著。當窗卻羨青樓倡,十指不動衣盈箱。
喚出山來,把鷗鷺、盟言輕食。依舊是、江濤如許,雨帆煙笛。歌罷莫愁檀板緩,杯傾白墮瓊酥滴。但驚心、十六載重來,征埃客。秋風鬢,應非昔。夜雨約,聊相覓。歎主恩未報,無多來日。故國千年龍虎勢,神州萬里鼪鼯跡。笑謝兒、出手便呼盧,摴蒱擲。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朱門列戟。華堂鼎食。那更康強八十。渭川遇主恰年同,怎得似、累朝良弼。冬殷仲律。六蓂飛日。一點星輝南極。祝公經濟出調元,遍寰宇、同躋壽域。
春事寂。苦筍鰣魚初食。風捲繡簾飛絮入。柳絲縈似織。迅速韶光去急。過雨綠陰尤濕。回首舊遊何處覓。遠山空佇碧。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滿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
起而為吏。身貪鄙者余財。
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
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
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
念為廉吏。奉法守職。
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
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飯豈堪食。
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冬青樹上掛凌霄,
歲晏花凋樹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行路難,行路難,何處是平道。中心無事當富貴,
今日看君顏色好。
君不見少年頭上如雲發,少壯如雲老如雪。
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呂梁之水掛飛流,
黿鼉蛟蜃不敢游。少年恃險若平地,獨倚長劍凌清秋。
行路難,行路難。昔少年,今已老。前朝竹帛事皆空,
日暮牛羊占城草。
君不見古人燒水銀,變作北邙山上塵。藕絲掛在虛空中,
欲落不落愁殺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宮闕成煨燼。
淮王身死桂樹折,徐福一去音書絕。行路難,行路難,
生死皆由天。秦皇漢武遭不脫,汝獨何人學神仙。
空佇立。又是冷煙寒食。開盡荼都一色。東風吹更白。我是綸竿倦客。道上行人不識。著取蓑衣拈短笛。沙鷗應認得。
漢字食的解釋含義
食
(會意。從皂,聲。本義:飯,飯食)
同本義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food]
食,米也。--《說文》。按,六谷之飯曰食。
掌王之食飲。--《周禮·膳夫》。註:「飯也。」
治其糧與其食。--《周禮·廩人》。註:「止居曰食。」
共王及後之六食。--《周禮·饌人》。註:「六谷之飯。」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左傳·隱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戰國策·齊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食次(酒菜和點心之類;食品)
食si
⒈供養,拿東西給人吃:~親(親:父母)盡孝。
────────────────—
食shi
⒈吃:~菜。~魚。廢寢忘~。
⒉吃的東西:糧~。肉~。~糖。~鹽。強兵足~。
⒊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也作"蝕":日~。月~。全~。
⒋[食言]失信,說了話不算數:~言而肥。
⒌[食指]
1手的第二指。
2〈喻〉家庭中依靠供應的人口:~指浩繁。
────────────────—
食yi 1.人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