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山缺處城樓呀,雙旗蕭蕭晚吹笳。
煙深綠桂臨絕壑,霜落殘瀨鳴寒沙。
廢台已無隱士嘯,遺宅上有高人家。
鈴齋下榻約僧話,松陰枕石放吏衙。
杯羹最珍慈竹筍,缾水自養山薑花。
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
少年遠遊無百里,一饑能使行天涯。
豈惟慣見蓬婆雪,直恐遂泛星河槎。
故巢肯作兒女戀,異境會向鄉閭誇。
一杯徑醉幘自墮,燈下發影看鬖花。
驚弦裂石筆生華。清興入悲笳。為愛南山夜獵,笑人杜曲桑麻。高歌醉眼,千金駿馬,八月仙槎。都把平生湖海,看君咫尺龍沙。
流水斷橋衰草,西風落日清笳。往來贏得鬢邊華。此去征鞍休跨。煙漵綠深陂筱,霜籬紅老江花。青山盡處是儂家。擬喚漁舟東下。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園荒一徑斷,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金輿巡白水,玉輦駐新豐。紐落籐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紉珮蘭凋徑,舒圭葉翦桐。
昔地一蕃內,今宅九圍中。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漢字笳的解釋含義
笳
(形聲。從竹,加聲。本義:胡笳)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似笛。通常稱「胡笳」 [Hu Jia-a reed instrument]。胡人卷蘆葉為笳,吹以作樂,後以竹為管,飾以樺皮,上有三孔,兩端加角
刁斗笳吹。--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笳角(胡笳與號角。系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中樂器);笳鼓(胡笳與胡鼓);笳吟(胡笳吹奏;笳聲縈迴)
古代婦女使用的髮簪 [bun]
笳 jiā [胡笳]〈古〉我國北方的一種管樂器,類似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