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用莫如龍,有時系扶桑。頓轡海徒湧,神人身更長。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強。吞聲勿復道,真宰意茫茫。
地用莫如馬,無良復誰記。此日千里鳴,追風可君意。
君看渥窪種,態與駑駘異。不雜蹄嚙間,逍遙有能事。
憶昨天台尋石樑,赤城枕下看扶桑。金烏欲上海如血,
翠色一點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回舟偶得風水便,煙帆數夕歸瀟湘。瀟湘水清巖嶂曲,
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無名身事閒,五湖雲月偏相屬。
進者恐不榮,退者恐不深。魚游鳥逝兩雖異,
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織,歲晏饑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歲余,漁樵一半分渠力。吾友從軍在河上,
腰佩吳鉤佐飛將。偶與嵩山道士期,西尋汴水來相訪。
見君顏色猶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驅車出孟津,
高歌共歎傷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別,兩都陳事空聞說。
漢家天子不東遊,古木行宮閉煙月。洛濱老翁年八十,
西望殘陽臨水泣。自言生長開元中,武皇恩化親沾及。
當時天下無甲兵,雖聞賦斂毫毛輕。紅車翠蓋滿衢路,
洛中歡笑爭逢迎。一從戎馬來幽薊,山谷虎狼無捍制。
九重宮殿閉豺狼,萬國生人自相噬。蹭蹬瘡痍今不平,
干戈南北常縱橫。中原膏血焦欲盡,四郊貪將猶憑陵。
秦中豪寵爭出群,巧將言智寬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語,
渭上釣人何足雲。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里,
路傍五月清陰起。只今零落幾株殘,枯根半死黃河水。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輈[1]兮乘雷,載雲旗兮委[2]蛇[3];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羌聲色兮娛人,觀者儋[4]兮忘歸;
緪[5]瑟兮交鼓,蕭鍾兮瑤虡[6];
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7];
翾[8]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8],靈之來兮敝日;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9]。
浮雲浮雲,集於扶桑。扶桑茫茫,日暮之光。
非日之暮,浮雲之污。嗟我懷人,猶心如蠹。
浮雲浮雲,集於咸池。咸池微微,日昃之時。
非日之昃,浮雲之惑。嗟我懷人,憂心如織。
浮雲浮雲,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非日之夕,浮雲之積。嗟我懷人,憂心如惄。
漢字桑的解釋含義
桑〈名〉
(會意。從桑,從木。桑者。神桑也。本義:植物名)
一種桑屬的落葉喬木 [mulberry]。樹皮有淺裂,葉子橢圓形,花單性,花被黃綠色,葉子是蠶的飼料,嫩枝的韌皮纖維可造紙,果實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葉和果實均可入藥
桑,蠶所食葉木。--《說文》
桑者,中央之本也。--《賈子胎教》
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禮記·內則》
系子包桑。--《易·否》
無折我樹桑。--《詩·鄭風·將仲子》
天子命桑。--《穆天子傳》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又如:桑麻(農事;農村;農民);桑土(桑樹的根);桑戶(
桑sāng桑樹,落葉喬木。花小,黃綠色。葉可喂蠶。果實叫桑葚,味甜可吃或釀酒。樹皮可造紙。果、葉、枝、根皮均可供藥用:植~養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