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物慰蹉跎。占一丘、一壑婆娑。閒來點檢平生事,天南地北,幾多塵土,何限風波。花塢與松坡。儘先生、少小經過。老來詩酒猶堪任,家山在眼,親朋滿坐,不醉如何。
蜀錦塵香生襪羅。小婆娑。個儂無賴動人多。是橫波。樓角雲開風捲幕,月侵河。纖纖持酒艷聲歌。奈情何。
倦客更遭塵事冗,故尋閒地婆娑。一尊芳酒一聲歌。盧郎心未老,潘令鬢行皤。醉向繁台台上問,滿川細柳新荷。薰風樓閣夕陽多。倚闌凝思久,漁笛起煙波。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雲霧,遺音杳江河。
其一起楚舞,一起作楚歌。
雙執鐵如意,擊碎珊瑚柯。
一人奪執之,睨者一人過。
更舞又一人,相向屢傞傞。
一人獨撫掌,身掛青薜蘿。
夜長天籟絕,宛轉愁奈何。
清淨法,越婆娑。神舟穩駕渡沉波。*哩*,哩**。早下手,出迷河。伊還不悟轉蹉跎。*哩*,哩**。
漢字娑的解釋含義
娑
(形聲。從女,沙聲。本義:起舞的樣子)
同本義 [dancing]
娑,舞也。--《說文》。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
漂動、輕揚的樣子 [fluttering]
脩初服之娑娑兮,長余之參參。--《後漢書·張衡傳·思玄賦》
又如:娑娑(漂揚的樣子)
娑
挑逗 [tantalize]
鬧清明鶯聲婉囀,蕩花枝蝶翅蹁躚,舞東風剪尾娑人。--元·無名氏《焚兒救母》
又如:娑人(挑逗人)
娑婆〔世界〕
[梵sahā] 佛教指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娑婆』意為能忍受。
娑suō[婆娑]見"婆⒌"。
────────────────—
娑suǒ 1.見"馺娑"。
────────────────—
娑suo 1.見"邏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