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從行台,宿師南山旁。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入冬即大雪,人馬有僕僵。
土床熾薪炭,旃毳如胡羌。
果蔬悉已冰,熟視不得嘗。
獵騎荷戈歸,爭獻狐與狼。
是時意氣快,豈復思江鄉。
邇來四十載,余景迫耄荒。
結茅鏡湖曲,氣候歲靡常,殘暑排不去,單衣作重陽,霜晚木未丹,地燠草不黃,玄冥失號令,瘧鬼意頡頏。
忽焉風雨惡,縱擊勢莫當,頗疑地撼軸,又恐河決防。
和泥補竅穴,乞火燎衣裳。
霰雪雖未作,疾癘幸退藏。
風爐薺糝美,瓦甑粳飯香,比鄰共安健,相與歌虞唐。
人在煙雲裡,山橫碧落旁。望中縹緲是仙鄉。幸有佳朋、何惜醉斜陽。公子傳杯速,騷人練句忙。悠然此興未能忘。似覺庭花、全勝去年黃。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
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採桑。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颺。
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
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何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
無處不飄揚,高樓臨道旁。素娥前夕月,青女夜來霜。
宿雨隨時潤,秋晴著物光。幽懷長若此,病眼更相妨。
蜀紙裁深色,燕脂落靚妝。低叢侵小閣,倒影入回塘。
謝脁留霞綺,甘寧棄錦張。何人休遠道,是處有斜陽。
薜荔垂書幌,梧桐墜井床。晚風生旅館,寒籟近僧房。
桂綠明淮甸,楓丹照楚鄉。雁疏臨鄠杜,蟬急傍瀟湘。
樹異桓宣武,園非顧辟疆。茂陵愁臥客,不自保危腸。
寶馬跋塵光,雙馳照路旁。喧傳報戚里,明日幸長楊。
漢字旁的解釋含義
旁 bang
(古通「傍」)
依傍;依附 [depend on]
匈奴大發十餘萬騎,南旁塞至符奚廬山。--《漢書·趙充國傳》
又如:旁沿(依附沿襲);旁緣(依仗)
靠近 [be near to]
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清·林覺民《與妻書》
引渭穿渠起長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漢書》
四時之內,飄風怒吹,或西發西洋,或東起北海,旁午交扇,無時而息。--〔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旁午(將近中午);旁車(靠近車子)
依照;倣傚 [follow]
揚雄又旁《離騷》作重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漢書
旁pang
⒈邊,側:~邊。兩~。~觀者清。
⒉另外,其他:~人。~證。
⒊歪的:~門左道。
⒋廣泛,普遍:~征博引。
⒌〈古〉又同"傍"。
────────────────—
旁bang 1.依附;靠近。 2.依照,倣傚。
────────────────—
旁bēng 1.見"旁旁"。
────────────────—
旁peng 1.見"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