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眼看青天,幾多虛曠。雨過涼生氣蕭爽。白雲無定,吹散作、鱗鱗瓊浪。尚餘星數點,浮空上。明月飛來,寒光磨蕩。彷彿輪間桂枝長。倚風歸去,縱長嘯、一聲悠揚。鄉搖山嶽影,秋悲壯。
濃陰堆積,回野空曠,將回微煦。還是覺、早梅依舊,清艷枝枝攢曉樹。弄霽影、盡脂凝香蒂,瓊削纖葩競吐。對幾處園林,芳菲消息,都因傳去。取次台榭,等閒院落,偏宜獨擅芳步。長恁恐、壽陽妝面,姑射冰膚成暗妒。笑杏塢、共桃蹊夸麗,一霎狂風驟雨。又爭似、年年此際,先得東皇為主。好似雪裡精神,曾解惱、遊人吟顧。想當時折贈,端的憑誰付與。蕩醉目、恨同雲阻。畫角聲將暮。想異時成實,和羹止渴,還應得路。
小閣寬如掌。占螺浦、山川夷曠。千奇萬狀。見雲煙收放。更永夜、風生明月上。用取真成無盡藏。誰共賞。徙倚撫、危欄吟望。
廣亭蓋小湖,湖亭實清曠。軒窗幽水石,怪異尤難狀。
石尊能寒酒,寒水宜初漲。岸曲坐客稀,杯浮上搖漾。
遠水入簾幕,淅瀝吹酒舫。欲去未回時,飄飄正堪望。
酣興思共醉,促酒更相向。舫去若驚鳧,溶瀛滿湖浪。
朝來暮忘返,暮歸獨惆悵。誰肯愛林泉,從吾老湖上。
入峽喜巉巖,出峽愛平曠。
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
東西徑千里,勝處頗屢訪。
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
前詩尚遺略,不錄久恐忘。
憶從巫廟回,中路寒泉漲。
汲歸真可愛,翠碧光滿盎。
忽驚巫峽尾,巖腹有穿壙。
仰見天蒼蒼,石室開南向。
宣尼古廟宇,叢木作幃帳。
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
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
石竇見天囷,瓦棺悲古葬。
新灘阻風雪,村落去攜杖。
亦到龍馬溪,茅屋沽村釀。
玉虛悔不至,實為舟人誑。
聞道石最奇,寤寐見怪狀。
峽山富奇偉,得一知幾喪。
苦恨不知名,歷歷但想像。
今朝脫重險,楚水渺平蕩。
魚多客庖足,風順行意王。
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郡庭常窘束,涼野求昭曠。楚客凜秋時,桓公舊台上。
清明風日好,歷落江山望。極遠何蕭條,中留坐惆悵。
東彌夏首闊,西拒荊門壯。夷險雖異時,古今豈殊狀。
先賢杳不接,故老猶可訪。投吊傷昔人,揮斤感前匠。
自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際會非有欲,往來是無妄。
為邦復多幸,去國殊遷放。且泛籬下菊,還聆郢中唱。
灌園亦何為,於陵乃逃相。
漢字曠的解釋含義
曠
(會義兼形聲。從日,廣聲。本義:光明;明朗)
同本義 [bright]
曠,明也。--《說文》
曠,光明也。--《玉篇》
此人謂照曠。--《莊子·天地》
曠若發矇。--《後漢書》
又如:曠曠(光明;明亮)
心境開闊,開朗 [free from worries and petty ideas]
則有心曠神怡。--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曠度(寬大的氣度);曠澹(心胸豁達,不重名利);曠懷(開闊的心胸);曠逸(心胸開闊,性情超脫);曠士(胸襟開闊之士);曠如(開闊)
空曠;開闊 [vast;spacious]
曠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於曠林。--《左傳·昭公元年》
率彼曠
曠(曠)kuang
⒈廣大,空闊:~野荒郊。空~無人。土地平~。
⒉明朗,開朗:~若發矇(發矇:使瞎子睜開眼睛)。心~神怡。
⒊空缺,荒廢:久~。~課。~工。~日持久。
⒋歷時久遠:~年。
⒌[曠古]空前:~古未有。
⒍[曠世]當代沒有能夠相比的:~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