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旰軫先慮,嶺海屈真儒。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圖。春滿洲鸚樓鶴,天付簪山帶水,駟馬駕輕車。六月正炎熱,吾肯緩吾驅。越蓬婆,逾邛筰,彼穹廬。其能涉我煙瘴,載籍以來無。聯絡五溪百粵,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無虞。了此經營事,歸去位鈞樞。
左轄頻虛位,今年得舊儒。相門韋氏在,經術漢臣須。
時議歸前烈,天倫恨莫俱。鴒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有客雖安命,衰容豈壯夫。家人憂幾杖,甲子混泥途。
不謂矜餘力,還來謁大巫。歲寒仍顧遇,日暮且踟躕。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
誰能守清躅,誰能嗣世儒。吾見何君饒,為人有是夫。
黜官二十年,未曾暫崎嶇。終不病貧賤,寥寥無所拘。
忽然逢知己,數月領官符。猶是尚書郎,收賦來江湖。
人皆悉蒼生,隨意極所須。比盜無兵甲,似偷又不如。
公能獨寬大,使之力自輸。吾欲探時謠,為公伏奏書。
但恐抵忌諱,未知肯聽無。不然且相送,醉歡於坐隅。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且有諸峰在,何將一第吁。
句還如菡萏,誰復贈襜褕。想得重泉下,依前與眾殊。
役思曾沖尹,多言阻國親。桂枝何所直,陋巷不勝貧。
馬病唯湯雪,門荒劣有人。伊余吟亦苦,為爾一眉嚬。
揚州隋故都,竹使漢名儒。翊聖恩華異,持衡節制殊。
朝廷連受脈,台座接訏謨。金玉裁王度,丹書奉帝俞。
九重辭象魏,千里握兵符。鐵馬秋臨塞,虹旌夜渡瀘。
江長梅笛怨,天遠桂輪孤。浩歎煙霜曉,芳期蘭蕙蕪。
雅言書一札,賓海雁東隅。歲月奔波盡,音徽霧雨濡。
蜀江分井絡,錦浪入淮湖。獨抱相思恨,關山不可逾。
漢字儒的解釋含義
儒
(形聲。從人, 需聲。本義: 術士)
同本義。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人 [scholar server]
儒,術士之稱。--《說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說一經者為儒生。--《論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順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禮·太宰》
儒之言優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禮記·儒行》
又如:儒師;儒仙
孔子學說(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學說,其特點是強調對孝、仁、義、禮、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實踐和修養,該學說在歷史上已成為中國
儒ru
⒈舊時指讀書人:~者。~生。
⒉[儒家]原指在禮儀、教育等方面為奴隸主貴族服務的人。後指孔子、孟子為代表的一個學派。又指信奉儒家學說的人。儒家提倡以仁為中心的道德觀念,主張仁政、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