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禪心似蕩,吾道不相妨。獨悟歌還笑,誰言老更狂。
偶然寂無喧,吾了心性源。可嫌蟲食木,不笑鳥能言。
隱心不隱跡,卻欲住人寰。欠樹移春樹,無山看畫山。
居喧我未錯,真意在其間。
虜語嫌不學,胡音從不翻。說禪顛倒是,樂殺金王孫。
真隱須無矯,忘名要似愚。只將兩條事,空卻漢潛夫。
蘭舟高蕩漲波涼。愁被矮橋妨。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還泊郵亭喚酒,舊曾送客斜陽。蟬聲空曳別枝長。似曲不成商。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和醉重尋幽夢,殘衾已斷熏香。
漢字妨的解釋含義
妨〈動〉
(形聲。從女,方聲。本義:損害;有害於)
同本義 [damage;injure;harm]
妨,害也。--《說文》
將妨於國家。--《國語·越語》
敬而無妨些。--《楚辭·招魂》
令人行妨。--《老子》。註:「傷也。」
不以自妨也。--《荀子·解蔽》
賊父之子,妨兄之弟,與此同召。--《論衡·偶會》
又如:妨要(妨害要務);妨紊(傷害擾亂)
阻礙 [hamper]
無發令而干時,以妨神農之事。--《呂氏春秋·季夏》
又如:妨賢(阻礙賢者登進)
妨礙 [hinder]
不以小功妨大務。--《韓非子·難二》
又如:不妨;何妨;妨蔽(妨礙)
中止 [stop]
丁亥
妨 fang
⒈阻礙,損害:~礙。~害。
⒉
【不妨】可以這樣做,沒有什麼障礙:不~明白說出。
⒊
【何妨】使用反問的語氣,〈表〉"不妨":這個何~?何~去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