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學仙,參禪窮理,不離玄牝中間。可憐迷謬,往往□相瞞。一味尋枝摘葉,徒坐破、幾個蒲團。堪傷處,外邊尋覓,笑殺老瞿曇。些兒真造化,誠能親見,膽冷心寒。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參。看破娘生面目,把從前、學解掀翻。真空透,髑髏迸破,真主自離庵。
問凌波、並頭私語,夜涼誰共料理。柔情早被鴛鴦妒,怕擊水晶如意。香旖旎。待微雨清塵,略為新妝洗。騷辭漫擬。搴水末芙蓉,同心輕絕,未說已先醉。空折損,又墮偷香夢裡。藕絲不斷新脆。吳娃小艇無蹤跡,也怪半池萍碎。還略紀。是月冷、鷗眠鷺宿曾驚起。高荷恨倚。總回首西風,露盤輕瀉,清淚似鉛水。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製分後先。
龜麟錫禹時,盤銘著湯年。
岐陽紀石鼓,史籀稱獨賢。
矯若蛟龍蟠,郁若鎖鈕聯。
科斗聿行漆,形體因自然。
一從孔壁廢,重為經籍憐。
秦相約籀古,撰次《蒼頡篇》。
小篆遂名家,勁健含姿妍。
登封及詛神,金石紛雕鐫。
下逮隸八分,變化如雲煙。
漢經煨燼餘,文教仍敷宣。
保氏存六書,學僮讒九千。
揚雄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繼跡非無人,意象莫不全。
偉哉許祭酒,蒐羅歸簡編。
墜緒賴復舉,後學知相沿。
陽冰克遠紹,鉉鍇造其玄。
近代郚與周,筆勢回奔川。
華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顛。
一掃世俗書,習篆忘食眠。
秦望並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間列,大者屋壁懸。
平生囊橐貲,多充買碑錢。
功深學既精,齒壯志亦堅。
池魚染皆黑,鐵硯磨將穿。
摹拓累萬番,期差古人肩。
師法正在茲,什襲比蹄筌。
孫樵文自祭,智永筆忍捐。
前修不我欺,我癖尤難痊。
嵯峨細林山,上與浮雲連。
譬彼汲塚書,函之瘞其巔。
聚土封若堂,劖石表為阡。
其陽碧樹交,其陰書帶緣。
山靈謹訶護,有名如有仙。
揮灑人間者,顯晦名非偏。
寶劍賈胡發,玉柙蔓草纏。
何如篆塚光,夜夜映星躔。
下帷闕章句。
高談媿名理。
疏散謝公卿。
蕭條依掾吏。
簪發逢嘉惠。
教義承君子。
心跡苦未并。
憂歡將十祀。
幸沾雲雨慶。
方轡參多士。
振鷺徒追飛。
群龍難隸齒。
烹鮮止貪兢。
共治屬廉恥。
伊余昧損益。
何用祗千里。
解劍北宮期。
息駕南川涘。
寧希廣平詠。
聊慕華陰市。
棄置宛洛游。
多謝金門裡。
招招漾輕楫。
行行趨巖趾。
江海雖未從。
山林於此始。
眨眉瞬目,說盡重玄理。黃葉止啼休,莫只待、鋒鋒相抵。玉關人老,歸去罷論兵,閒日月,太平年,村釀家家是。橫擔拄杖,唱個哩囉哩。豈羨廟堂榮,更管甚、泥中曳尾。錦鱗自在,騰躍禹門高,收網罟,撤絲綸,不用垂鉤餌。
聖訣仙方,玄機玄理,無文口口相傳。幸蒙師誨,說破未生前。默把周天斡運,見參羅、萬象推遷。成造化,真龍真虎,真汞與真鉛。黃庭交會處,五行顛倒,八卦穿連。仗玉爐金鼎,巨火烹煎。九轉功夫數足,丹成也、陰盡陽全。長生道,非遙非近,非缺亦非圓。
吾子廉吏孫,讀書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還鄉里。
外侮旋復來,內憂方未已。
忽然遠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彌彌。
行雲有返期,遊子靡所止。
攬涕下高堂,長途從此始。
翠藻文鴛,交枝連理。金針停處渾如醉。楊花一點是春心,鵑聲啼到人千里。喚醒離魂,猶疑夢裡。此情恰似東流水。雲窗霧閣沒人知,綃痕
回頭問己。認取無生真妙理。內闡靈光。升入蟾宮點桂霜。混成天癸。窈窕流霞融徹底。洞濟冥陽。仙子功標北帝鄉。
禁煙近,觸處、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時候,奈何客裡,光陰虛費。望箭波無際。迎風漾日黃雲委。任去遠,中有萬點,相思清淚。到長淮底。過當時樓下,慇勤為說,春來羈旅況味。堪嗟誤約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應恨墨盈箋,愁妝照水。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
問西湖、舊家兒女,香魂還又連理。多情慾賦雙蕖怨,閒卻滿奩秋意。嬌旖旎。愛照影、紅妝一樣新梳洗。王孫正擬。喚翠袖輕歌,玉箏低按,涼夜為花醉。鴛鴦浦,淒斷凌波夢裡。空憐心苦絲脆。吳娃小艇應偷採,一道綠萍猶碎。君試記。還怕是、西風吹作行雲起。闌干謾倚。便栽酒重來,尋芳已晚,餘恨渺煙水。
春光至,欲訪清歌妙舞重為理。念鶯輕燕怯媚容,百斛明珠須費。算枕前盟誓。深誠密約堪憑委。意正美,嬌眼又灑,梨花春淚。記羅帷底。向鴛鴦、燈畔相偎,共把前回,詞語詠味。無端浪跡萍蓬,奈區區、又催行李。忍重看、小岸柳梳風,江梅鑒水。待學鶼鶼翼,從他名利榮悴。
猿聲到枕上,愁夢紛難理。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贈予鞋履。我賜賢家玄妙理。休別猜疑。早離塵緣得所宜。論其元首。清淨精光牢固守。性不沉流。決繼海蟾的祖劉。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壯馬脫銜放平陸,步驟風雨百夫靡。
美人婉娩守閒獨,不出庭戶修容止。
女能嫣然笑傾國,馬能一踧致千里。
優柔自好勇自強,各自勝絕無彼此。
誰言王摩詰,乃過吳道子。
試謂道子來置女,所挾從軟美。
道子掉頭不肯應,剛傑我已足。
自恃雄奔不失馳,精妙實無比。
老僧寂滅生虛微,侍女閒潔非復婢。
丁寧勿相違,幸使二子齒。
二子遺跡今豈多,岐陽可貴能獨備。
但使古壁常堅完,塵土雖積光艷長不毀。
既得修真,須搜玄理。心中事事都忘棄。因師妙旨悟元初,山頭一點光明起。落魄生涯,水雲活計。遨遊坦蕩紅塵裡。諸公休訝這風人,尋常
翠藻文鴛,交枝連理。金針停處渾如醉。楊花一點是春心,鵑聲啼到人千里。喚醒離魂,猶疑夢裡。此情恰似東流水。雲窗霧閣沒人知,綃痕
歲華慣,每到和風麗日歡再理。為妙歌新調,粲然一曲,千金輕費。記夜闌沈醉。更衣換酒珠璣委。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向笙歌底。問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歡娛,離別興味。誰憐露浥煙籠,盡栽培、艷桃穠李。謾縈牽,空坐隔千山,情遙萬水。縱有丹青筆,應難摹畫憔悴。
漢字理的解釋含義
理〈動〉
(形聲。從玉,裡聲。本義: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義 [carve and polish]
理,治玉也。順玉之文而剖析之。--《說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長短大小、方圓堅脆、輕重白黑之謂理。--《韓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韓非子·和氏》
鄭人謂玉未理者璞。--《戰國策·秦策三》
治理;管理 [administer]
不可勝理。--《戰國策·秦策一》
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呂氏春秋·勸學》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諸葛亮《出師表》
貧困如故時,始復上街頭理
理lǐ
⒈條紋。條理:紋~。條~。有條有~。
⒉事物的原由、規律、原則:~由。道~。講~。合~合法。
⒊雕琢,加工玉石:~璞(璞:玉石)。〈引〉
1辦,治理,管理:辦~。~財。~家。~農事。
2修整,整理:修~。整~。~發。~書籍。
⒋答,顧:~睬。答~。置之不~。
⒌注意,領會,瞭解:~會。~解。
⒍指自然科學,特指物理學:~科。~學院。數~化。
⒎[理智]辨別是非、利害關係以及控制自己言行的能力。
⒏[理性]
1反映事物本質和內在聯繫的認識,也指判斷和推理等的能力:~性認識。
2指理智,道德:喪失~性。
⒐[理論]
1關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規律性的系統的知識。它是人們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能動地去改造世界:正確的~論。
2討論,辯論是非曲直:這事要~論清楚。
────────────────—
理lai 1.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