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虎踞。驕虜何能渡。曾是六朝雄勝處。瑞繞碧江雲路。當時霸國多賢。風流只解遺鞭。便好揚舲北伐,舉頭即見長安。
鵲橋仙偶,天津輕渡,卻笑嫦娥孤皎。平時五夜似經年,問何事、今宵便曉。雲車將駕,神夫留戀,更吐心期多少。支機休浪與閒人,莫倚賴、芳心素巧。
寶釵分,
桃葉渡,
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
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
都無人管,
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
試把花卜心期,
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
嗚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
春歸何處?
卻不解將愁歸去?
舊居清渭曲,開門當蔡渡。
十年方一還,幾欲迷歸路。
追思昔日行,感傷故游處。
插柳作高林,種桃成老樹。
因驚成人者,儘是舊童孺。
試問舊老人,半為繞村墓。
浮生同過客,前後遞來去。
白日如弄珠,出沒光不住。
人物日改變,舉目悲所遇。
回唸唸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顏銷不歇,白髮生無數。
唯有山門外,三峰色如故。
風漢閒中做,彼岸神舟渡。萬里晴空無片雲,月照南溪路。割斷冤情苦,默默明玄趣。一任傍人笑我貧,肚裡非常富。
孤雲兩角不可行,望雲九井不可渡。
嶓塚之山高插天,漢水滔滔日東去。
高皇試劍石為分,草沒苔封猶故處。
將壇坡陀過千載,中野疑有神物護。
我時在幕府,來往無晨暮。
夜宿沔陽驛,朝飯長木舖。
雪中痛飲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
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數。
孤兒寡婦讎不報,日落風生行旅懼。
我聞投袂起,大呼聞百步,奮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蒼崖血如注。
從騎三十皆秦人,面青氣奪空相顧。
國家未發度遼師,落魄人間傍行路。
對花把酒學醞藉,空辱諸公誦詩句。
即今衰病臥在床,振臂猶思傋征戍。
南人孰謂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戶!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公無渡河兮公苦渡。
風號水激兮呼不聞,提壺看入兮中流去。
浪擺衣裳兮隨步沒,沉屍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盡醉兮君血干,推出黃沙兮泛君骨。
當時君死妾何適,遂就波瀾合魂魄。
願持精衛銜石心,窮取河源塞泉脈。
多時不踏章台路。依舊東風芳草渡。鶯聲喚起水邊情,日影炙開花上霧。謝娘不信佳期誤。認得馬嘶迎繡戶。今宵翠被不春寒,只恐香濃春又去。
駐馬隋堤路。怨凌波、背人喚渡。正琵琶撥到傷情處。又底事、便輕去。日照*紅無數。酒杯乾、再三細語。轉首又天涯暮。怎約得、畫橈住
金波遠逐行雲去,疏星時作銀河渡。花影臥鞦韆,
更長人不眠。
玉箏彈未徹,鳳髻黃釵脫。憶夢翠蛾低,微風吹繡衣。
畫堂昨夜西風過,繡簾時拂朱門鎖。驚夢不成雲,
雙蛾枕上顰。
金爐煙裊裊,燭暗紗窗曉。殘日尚彎環,玉箏和淚彈。
梅花吹入誰家笛,行雲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眠,
關山人未還。
聲隨幽怨絕,空斷澄霜月。月影下重簷,輕風花滿簾。
迴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
碧籠金鎖橫。
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干,
翠屏煙浪寒。
錦壺催畫箭,玉珮天涯遠。和淚試嚴妝,落梅飛夜霜。
西風裊裊凌歌扇,秋期正與行雲遠。花葉脫霜紅,
流螢殘月中。
蘭閨人在否,千里重樓暮。翠被已銷香,夢隨寒漏長。
沉沉朱戶橫金鎖,紗窗月影隨花過。燭淚欲闌干,
落梅生晚寒。
寶釵橫翠鳳,千里香屏夢。雲雨已荒涼,江南春草長。
欹鬟墮髻搖雙槳,採蓮晚出清江上。顧影約流萍,
楚歌嬌未成。
相逢顰翠黛,笑把珠璫解。家住柳陰中,畫橋東復東。
綠楊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百舌聲中,喚起海棠睡。斷腸幾點愁紅,蹄痕猶在,多應怨、夜來風雨。
別情苦。馬蹄踏遍長亭,歸期又成誤。簾卷青樓,回首在何處。畫梁燕子雙雙,能言能語,不解說、相思一句。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長年與客分攜處。漠漠愁陰嶺上雲,蕭蕭別意溪邊樹。我已北歸,君方南去。天涯客裡多歧路。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
塔上一鈴獨自語,明日顛風當斷渡。
朝來白浪打蒼崖,倒射軒窗作飛雨。
龍驤萬斛不敢過,漁舟一葉從掀舞。
細思城市有底忙,卻笑蛟龍為誰怒。
無事久留童僕怪,此風聊得妻孥懺。
灊山道人獨何事,半夜不眠聽粥鼓。
霜葉柳塘風,煙蕊梅溪渡。茅店問村醪,未許空歸去。倚杖小徘徊,寫我吟邊句。醉眼復何之,落日孤鴻處。
節令重陽閒步。直至武清南渡。極目看嘉祥。水茫茫。連日陰沉微雨。正在蘆花深處。遊樂水雲間。望西山。
西風揚子江頭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橫蒜石,搖盡波聲千古。詩仙一去。但對峙金焦,斷磯青樹。欲下斜陽,長淮渺渺正愁予。中流笑與客語。把貂裘為浣,半生塵土。品水烹茶,看碑憶鶴,恍似舊曾游處。聊憑陸諝。問八極神遊,肯重來否。如此江山,更蒼煙白露。
漢字渡的解釋含義
渡〈動〉
(形聲。從水,度聲。本義:渡過,過水)
同本義 [ferry sb. Through]
渡,濟也。--《說文》。朱駿聲曰:「子史皆以度為之。」
度江河,亡維楫。--《漢書·賈誼傳》。按,後世分用,渡河不寫作「度。」
然後渡揚子江。--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渡仔(渡子。擺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蹤);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通過,由此地、此時移到彼地彼時 [pass]
茅飛渡江灑江郊。--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渡徑(從小路走來)
引導 [lead]。如:渡引(引導人離俗出家);渡愚蒙(使脫離愚昧)
渡
擺渡處(
渡 du
1由此岸到彼岸。
2載運過河。
3渡口;渡頭。
【渡江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的戰役。1949年4月21日,第二、第三野戰軍從江蘇江陰到江西湖口500多公里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摧毀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並解放南京、上海。同時第四野戰軍亦由漢口東部南渡長江,並解放武漢三鎮。整個戰役從4月20日起至6月10日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