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结尾的詩句,源字结尾詩,以源字结尾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

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

·220 ·

更盡一杯酒,春近武陵

更盡一杯酒,春近武陵頭父老迎笑,人似老仙。檢校露桃風葉,問訊渚莎江草,點檢舊風煙。世界要人拄,公獨臥閒邊。歎從來,分宇宙,有山川。主賓均是寄耳,贏得鬢毛班。最苦中年相別,更是人才難得,相勸且加餐。歸為玉昆說,時寄我平安。

結習自無始,淪溺窮苦

結習自無始,淪溺窮苦。流形及茲世,始悟三空門。

華堂開淨域,圖像煥且繁。清泠焚眾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導師,超遙謝塵昏。

楚鄉春晚,似入仙

楚鄉春晚。似入仙

拾翠處、閒隨流水,

踏青路、暗惹香塵。

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

對景且醉芳尊,莫話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

惡滋味、最是黃昏。

相思處,一紙紅箋,無限啼痕。

碧峰南一寺,最勝是仙

碧峰南一寺,最勝是仙。峻阪依巖壁,清泉洩洞門。

金函崇寶藏,玉樹閟靈根。寄謝香花叟,高蹤不可援。

記年時東走避風塵,隨處覓桃

記年時東走避風塵,隨處覓桃。偶相逢一笑,堠山西畔,喬木參天。百尺元龍樓上,下榻許高眠。鼓我瓠巴瑟,魚鳥欣然。每日春風池館,有竹林諸阮,醉袖聯翩。要簪花捧硯,常挾兩飛仙。又安知、桑田變海,竟飄零、老去雪盈顛。綈袍外、故人余意,肝膽雕鐫。極是。周詠先又補此三首,誤矣。

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

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通波連馬頰,迸水急龍門。

照日榮光淨,驚風瑞浪翻。棹唱臨風斷,樵謳入聽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霧繁。誰堪逝川上,日暮不歸魂。

遙作時多難,先令禍有

遙作時多難,先令禍有。初驚逐客議,旋駭黨人冤。

密侍榮方入,司刑望愈尊。皆因優詔用,實有諫書存。

苦霧三辰沒,窮陰四塞昏。虎威狐更假,隼擊鳥逾喧。

徒欲心存闕,終遭耳屬垣。遺音和蜀魄,易簀對巴猿。

有女悲初寡,無男泣過門。朝爭屈原草,廟餒莫敖魂。

迥閣傷神峻,長江極望翻。青雲寧寄意,白骨始沾恩。

早歲思東閣,為邦屬故園。登舟慚郭泰,解榻愧陳蕃。

分以忘年契,情猶錫類敦。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孫。

嘯傲張高蓋,從容接短轅。秋吟小山桂,春醉後堂萱。

自歎離通籍,何嘗忘叫閽。不成穿壙入,終擬上書論。

多士還魚貫,雲誰正駿奔。暫能誅倏忽,長與問乾坤。

蟻漏三泉路,螿啼百草根。始知同泰講,徼福是虛言。

江亭閒望處,遠近見秦

江亭閒望處,遠近見秦。古寺遲春景,新花發杏園。

萼中輕蕊密,枝上素姿繁。拂雨雲初起,含風雪欲翻。

容輝明十地,香氣遍千門。願莫隨桃李,芳菲不為言。

河水發崑崙,浩浩泉

河水發崑崙。浩浩泉。餘波九里潤猶存。若問是誰家胄出,顯德諸孫。今日在清門。玉季金昆。能時夏清與冬溫。直得鑾坡褒一字,華袞休

路上長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

路上長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

依稀日下分天闕,隱映雲邊是國門。

錦袖臂鷹河北客,青桑鳴雉渭南村。

高風九萬程途近,與報滄洲欲化鯤。

去年戰,桑乾

去年戰,桑乾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

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

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

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1]

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

征戰無已時。[2]

野戰格鬥死,

敗馬號鳴向天悲。

鳥鳶啄人腸,

銜飛上掛枯樹枝。[3]

士卒塗草莽,

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

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楚鄉春晚,似入仙

楚鄉春晚。似入仙

拾翠處、閒隨流水,

踏青路、暗惹香塵。

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

對景且醉芳尊,莫話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

惡滋味、最是黃昏。

相思處,一紙紅箋,無限啼痕。

此地傳為天寶門,政由漁叟話桃

此地傳為天寶門,政由漁叟話桃

閣中名字誰為立,知是君平幾世孫。

月靈興慶,沙祥發

月靈興慶。

沙祥發

功參禹跡。

德贊堯門。

言容典禮。

褕狄徽章。

儀形溫德。

令問昭陽。

日月不居。

歲時晼晚。

瑞雲纏心。

閟宮惟遠。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昔予從不調,經歲旅淮

昔予從不調,經歲旅淮。念爾長相失,何時返故園。

寄書迷處所,分袂隔涼溫。遠道俱為客,他鄉共在原。

歸情春伴雁,愁泣夜隨猿。愧見高堂上,朝朝獨倚門。

青天為被地為毯,覆靈

青天為被地為毯。覆靈。照心田。玉汞金鉛。兩脈吐流泉。自是道芽橫碧漢,頻澆灌,再新鮮。雲朋霞友暗相傳。意綿綿。運胎仙。密鎖玄關。光透九重天。丹就萬神齊慶賀,真靈性,復朝元。

清泚階下流,雲自谷口

清泚階下流,雲自谷口。念昔白衣士,結廬在石門。

道高杳無累,景靜得忘言。山夕綠陰滿,世移清賞存。

吏役豈遑暇,幽懷復朝昏。雲泉非所濯,蘿月不可援。

長往遂真性,暫游恨卑喧。出身既事世,高躅難等論。

我欲往滄海,客來自河

我欲往滄海,客來自河

手探囊中膠,救此千載渾。

我語客徒爾,當還治崑崙。

歎息謝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發扶桑根。

春風吹我舟,萬里空目存。

源字的釋義

漢字源的解釋含義

源〈名〉

(形聲。從水,原聲。「原」有表義作用,指水源。本義: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義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禮記·學記》

祈祀山川百源。--《禮記·月令》

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禮記·禮樂志》

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源委(指水的發源和歸宿。引申為事情的本末和底細);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來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啟生人之耳目,窮法度之本源。--《舊唐書·儒學傳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發生的根源)

源yuan

⒈水流開始流出的地方:泉~。河~。涓涓~水。飲水思~。

⒉事物的開始,根由:起~。病~。萬物之~。

⒊[源源]〈喻〉連續不斷:~ ~不絕。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