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秋天風皺浪。縹緲仙舟,只似秋天上。和露採蓮愁一餉。看花卻是啼妝樣。折得蓮莖絲未放。蓮斷絲牽,特地成惆悵。歸棹莫隨花蕩漾。江頭有個人相望。
樓前流水悠悠。駐行舟。滿目寒雲衰草、使人愁。多少恨,多少淚,謾遲留。何似驀然拚捨、去來休。
湖海倦遊客,江漢有歸舟。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日落君山雲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徙倚欄杆久,缺月掛簾鉤。雄三楚,吞七澤,隘九州。人間好處,何處更似此樓頭。欲吊沈累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回首叫虞舜,杜若滿芳洲。
記鳳凰城下,走飛騎、扈龍舟。正春水生波,頭*落雪,風偃貂裘。西南*司高選,自並汾以去數君侯。處處隨車有雨,行行白簡生秋。今年冠蓋駐梁州。民物沸歌謳。看綠水平田,人家煙火,桑柘鳴*。輝輝虎頭黃節,道看看、飛下日邊頭。盡把中原山色,與君同醉南樓。
當年曲江燕,並醉西湖舟。
芳夢故依然,落花水空流。
今晨定何朝,聯裾此夷猶。
暄風不驚波,小泊琵琶洲。
無人度新音,松聲澹蕭颼。
卻回羽人觀,復為瑤琴留。
俯仰信多感,逍遙且忘憂。
幸無商人船,喚起青衫愁。
肅徒歌伐木,騖楫漾輕舟。靡迤隨回水,潺湲溯淺流。
煙沙分兩岸,露島夾雙洲。古樹連雲密,交峰入浪浮。
巖潭相映媚,溪谷屢環周。路迥光逾逼,山深與轉幽。
麇鼯寒思晚,猿鳥暮聲秋。誓息蘭台策,將從桂樹游。
因書謝親愛,千歲覓蓬丘。
客汝知乎,載酒輕舟,看花小車。勝炎州出使,瘴浮征旆,禁門待漏,霜滿朝靴 。歲去堂堂,老來冉冉,瓶雀飛時手怎遮。平生事,歎山林跡遠,霄漢程賒。從渠夢蝶疑蛇。得放懶、還須自在些。甚天荒地老,銅台歌舞,水流雲在,金谷豪奢。客問先生,歸宜早計,醉後之言可信耶。鷗盟在,任漁蓑江上,雨細風斜。
王定國訪余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聖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於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餘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歎。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雲。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誇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余何。
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嘵嘵師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蕩槳肩相磨。
不似長安閭裡俠,貂裘夜走胭脂坡。
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
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
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
奈何捨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
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
時來洪上看遺跡,忍見屐齒青苔窠。
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呵。
漢字舟的解釋含義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船形。兩邊象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多起來。本義:船)
同本義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象形。--《說文》
自關而西謂之船,自關而東謂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記·總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節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為之,曰俞,後因集板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易·系辭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詩·邶風·二子乘舟》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
舟zhōu船:小~。扁~。輕~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