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歲輕衫短帽。中間圓頂方袍。忽然天賜降宸毫。接引私心入道。可謂一身三教。如今且得逍遙。擎拳稽首拜雲霄。有分長生不老。
觚稜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鏡泣霜毛。
晴雲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風。
韓嫣金丸莎覆綠,許公韉汗杏黏紅。
煙生窈窕深東第,輪撼流蘇下北宮。
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
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
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雲暖下霓旄。
少年羈絡青紋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盡醉,一瓢顏巷日空高。
束帶謬趨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嚴無奈睡留癖,勢窘猶為酒泥慵。
偷釣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沉鐘。
九原可作吾誰與,師友琅琊邴曼容。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終南地軸橫。
祥雲輝映漢宮紫,春光繡畫秦川明。
草妒佳人鈿朵色,風回公子玉銜聲。
六飛南幸芙蓉苑,十里飄香入夾城。
豐貂長組金張輩,駟馬文衣許史家。
白鹿原頭回獵騎,紫雲樓下醉江花。
九重樹影連清漢,萬壽山光學翠華。
誰識大君謙讓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聖上不受徽號。]
漢字袍的解釋含義
袍〈名〉
有夾層、中著棉絮的長衣 [Chinese-style robe or gown]
衣敝縕袍。--《論語》。按,衣有箸者,今之綿衣,或曰箸以亂麻曰袍。
纊為繭,縕為袍。--《禮記·玉藻》
又如:袍子
中式長衣的通稱。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為閒居之服,漢以後用作朝服 [robe;gown]。如:長袍;旗袍;袍帶(錦袍腰帶。古代君王和貴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組成部分)
外衣 [jacket;outer garment]
袍者,表衣之通稱。--《正字通》
戰袍 [war-gown]。如:袍鎧(戰袍與護身鐵甲);袍甲(戰袍和鎧甲);袍仗(戰袍和兵器。借指軍容);袍褲(戰袍,褲靴。
袍pao中式長衣的統稱:棉~子。皮~兒。黃~加身。~笏登場(登台演戲,〈喻〉上台做官,多含貶義)。
────────────────—
袍bao 1.指衣服的前襟。 2.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