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報平旦,呼我起盥櫛。
今早天氣寒,郎君應不出。
又無賓客至,何以銷閒日。
已向微陽前,暖酒開詩帙。
朝憐一床日,暮愛一爐火。
床暖日高眠,爐溫夜深坐。
雀羅門懶出,鶴發頭慵裹。
除卻劉與吳,何人來問我?
漢字櫛的解釋含義
櫛
(形聲。從木,節聲。本義:梳子、篦子的總稱)同本義 [comb]
櫛,梳比之總名也。--《說文》。疏:「比密曰櫛,尤密者曰茞。」
奠纚笄櫛於筵南端。--《儀禮·士冠禮》
惡笄者,櫛笄也。--《儀禮·喪服禮》。註:「以櫛之木為笄或曰棒笄。」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詩·周頌·良耜》
妻執巾櫛。--《莊子·寓言》
又如:櫛佩(梳理用品和佩飾);櫛珥(梳篦和耳飾);櫛櫛(形容排比繁密);櫛密(形密集排列如梳齒)
櫛
用梳子梳頭髮 [comb]
今俟罪潯陽,除盥櫛食寢外無餘事。--白居易《與元九書》
又如:櫛工(舊時稱專替人梳頭理
櫛(櫛)zhi
⒈梳子與篦子的總稱:~比(像梳篦的齒那樣挨著)鱗次。
⒉梳頭髮:~風沐雨(風梳發,雨洗頭。形容在外奔波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