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结尾的詩句,杖字结尾詩,以杖字结尾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飯了從容,消閒策

飯了從容,消閒策,野望有何憑仗。帆歸遠浦,鷺立汀洲,千樹好花微放。芳草池塘,錦江樓閣,隱隱雲埋青嶂。向東郊、極目天涯,不見故人惆悵。歸去也、翠麓崎嶇,林巒掩映,消遣晚來情況。幽禽巧語,弱柳搖金,綠影小橋清響。揮掃龍蛇,領略風光,陶寫丹青吟唱。這雲山好景,物外煙霞,幾人能訪。

野服黃冠,芒鞋梨

野服黃冠,芒鞋梨。無拘繫、水雲來往。行歌立舞,玄談清唱。也不論、王侯高尚。性月圓明,神珠晃朗。周沙界、響無遮障。逍遙自在,優遊偃仰。人間事、任他勞攘。

清絕更誰如?松風小閣虛,氎巾參幾

清絕更誰如?松風小閣虛。

氎巾參幾,鶴毳落琴書。

新鑿淘丹井,常攜斸藥鉏。

身閒隨處樂,何況是吾廬。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

花時台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飛車剎那百里外,談古都雜雷霆響。

臨安山勢萬龍鸞,偏矗一峰如側掌。

折旋危塹蒼靄垂,迭緣梯級出甕盎。

披襟呼吸元氣中,鳥聲不到吞魍魎。

磨崖題刻宋逮明,蘇留打字尤倔強。

(九折巖三字為東坡書)絕頂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從呼學士松,下接煙嵐浮泱漭。

坡公別摹笠屐圖,廁以楊琳眉映嗓。

千載爭存好事人,祈蓋把茅庇靈爽。

(明知臨安縣蜀人楊琳別築亭摹刻東坡像並列己像於右今與三休亭皆傾圮)入憩僧堂飽蔬筍,辟榖少年解供養。

(寺僧不歸有號辟榖客居此為設食)空階紅濕牡丹肥,層架碧侵苔蘚長。

抔土導尋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蕩。

歸徑依稀衙鼓傳,臥治專城泣吾黨。

隔歲聯登天目巔,重過俠骨閉黃壤。

(去歲游天目故人左南孫宰臨安供張伴遊今歿將一歲歸葬矣)肺腑哀樂通造化,終契裹糧適莽蒼。

鴉點搖空落照迷,掉首猶纏天際想。

買得青山,便收□、草鞋藜

買得青山,便收□、草鞋藜。更不過建章宮下,灞陵橋上。天地蝸牛蠻觸待,功名蟻穴槐安相。近新來、白髮幾多長,三千丈。從今脫,紅塵網。青石枕,松風響。有商山四皓,□閒來往。火棗便宜秋露滴,交梨正要春溫養。算古來、誰似我逍遙,陶元亮。

雀躍拊髀行,推門放

雀躍拊髀行,推門放。齒缺支離未偎傍。屠牛牧馬,畫個葫蘆依樣。涉程途聖智、生迷惘。不識不知,如何趣向。狂屈才言又還忘。百般呈似,種種施為俱妄。要承當的的、天真相。

邈矣達度,唯道是

邈矣達度。

唯道是

形有未泰。

神無不暢。

如川之流。

如淵之量。

上弘棟隆。

下塞民望。

杖字的釋義

漢字杖的解釋含義

(形聲。從木,丈聲。本義:執;持)

同本義 [hold; grasp]

杖,持也。--《說文》

王左杖黃鉞。--《書·牧誓》

杖劍從之。--《漢書·韓信傳》

杖斧。--《漢書·武帝紀》

又如:杖斧(持斧以為威權);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權的武臣);杖策(執馬鞭);杖節(執持旌節)

通「仗」。憑倚;依靠 [rely on]

杖信以待晉,不亦可乎?--《左傳·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漢書·李尋傳》

仗父兄之烈。--《資治通鑒》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

杖zhang

⒈用手扶著走路的棍子:拐~。手~。扶~而行。

⒉棍棒:擀面~。玩刀動~。

⒊〈古〉刑罰的一種,用棍棒打:~責。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