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闊遠江山,晴明好天氣。
外有適意物,中無系心事。
數篇對竹吟,一杯望雲醉。
行攜杖扶力,臥讀書取睡。
久養病形骸,深諳閒氣味。
遙思九城陌,擾擾趨名利。
今朝是雙日,朝謁多軒騎。
寵者防悔尤,權者懷憂畏。
為報高車蓋,恐非真富貴。
萬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見猶堪喜。山陰乘興不須回,毗耶問疾難為對。不藥身輕,高談心會。匆匆我又成歸計。它時江海肯相尋,綠蓑青弱看清貴。
蜀道青天煙靄翳。帝裡繁華、迢遞何時至。回望錦川揮粉淚。鳳釵斜嚲烏雲膩。鈿帶雙垂金縷細。玉珮玎璫,露滴寒如水。從此鸞妝添遠意。畫眉學得遙山翠。
先生明經今蔡義,念佛仍師大勢至。
食菜不待周顒書,要斷貪殺兼自衛。
顏回平生拾墮塵,蓼蟲食蓼忘其辛。
先生種福我無禍,成佛定是同功人。
兩詩見戒言甚苦,肯賦黃雞啄秋黍。
從今但見懶殘芋,不敢求嘗鑒虛羜。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開,青雲在平地。
枕上數聲鼓,衡門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
匆匆出九衢,僮僕顏色異。
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
晴陽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對酒時忽驚,猶疑夢中事。
自憐孤飛鳥,得接鸞鳳翅。
永懷共濟心,莫起胡越意。
漢字至的解釋含義
至
(象形。從一,一猶地,指事,不去而下來。古文從土,上亦象飛下之形。尾上首下。本義:到來,到達)
同本義(上古時期多用「至」,中古時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說文》
鳳鳥不至。--《論語》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廣韻》
王朝至於商郊牧野。--《書·牧誓》
我征聿至。--《詩·豳風·東山》
遠道不至。--《墨子·辭過》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至則無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風雨驟至。--漢·王粲《登樓賦》
至zhi
⒈到,到達:~工廠。由東~西。自始~終。
⒉極,最,達到了頂點:~少。~高無上。物~則反。
⒊[至於]
1〈表〉達到某種程度:他還不~於那樣。
2連詞。〈表〉另提一件:~於意外之財,他是分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