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吟天風,有時天籟止。問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為山不能山,過在一簣止。
渥窪騏驎兒,墮地誌千里。
岷江初濫觴,入楚乃無底。
將升聖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無津涯,不作蛙井喜。
兒中兀老蒼,趣造甚奇異。
過閱王公門,袖中有漫刺。
別來阻河山,望遠每障袂。
斯文向千載,有志常寡遂。
後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
不應太玄草,睎價咸陽市。
雨作枕簞秋,官閒省中睡。
夢不到漢東,茗碗乃為祟。
聞君肺渴減,頗復佳食寐。
讀書得新功,來雁寄一字。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於泥中,系束稿其首以縛秧。
日行千畦,較之傴僂而作者,勞佚相絕矣。
《史記》禹乘四載,泥行乘橇。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豈秧馬之類乎?作《秧馬歌》一首,附於《禾譜》之末雲。
春雲濛濛雨淒淒,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兩足為四蹄。
聳踴滑汰如鳧鷖,纖纖束稿亦可繼。
何用繁纓與月題,朅從畦東走畦西。
山城欲閉聞鼓鼙,忽作的盧躍檀溪。
歸來掛壁從高棲,了無芻秣饑不啼。
少壯騎汝逮老黧,何曾蹶軼防顛隮。
錦韉公子朝金閨,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像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山深草木久已荒,晝昏風雨殊未止。
看書不覺向壁臥,煎茶欲罷推枕起。
清心正付竹罏香,漱齒每挹巖泉水。
與世不諧元有命,閉門自適差可喜。
少年癡絕晚乃悟,束縛珠襦均一死。
悠然袖手倚蒲團,洗盡玉關心萬里。
倦客無家,且隨寓、瞻烏爰止。浪佔得,清溪一曲,水鮮山美。菡萏香浮几案上,芙蓉月落吟窗裡。縱結廬、雖不是吾廬,聊復爾。人似玉,神如水。歌古調,傳新意。問老龐何日,攜家來此。後著豈無棋對待,前鋒自有詩當底。若新秋、京口酒船來,仍命寄。
舉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算是處、鮮魚羹飯,吃來都美。暇日扁舟清霅上,倦時一枕薰風裡。試回頭、堆案省文書,徒勞爾。南浦路,東溪水。離索恨,飄零意。況星星鬢影,近來如此。萬事盡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但多吟、康節醉中詩,頻相寄。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像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東風易陰晴,一雨曉便止。
捨舟欣徐行,烏鵲聲為喜。
岧嶢石林谷,蒼翠間紅紫。
丈人厭調元,玩意丘壑裡。
鄭公化鄉閭,鄴侯盛圖史。
千載發詞源,一點詣翰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時從詩酒樂,不負湖山美。
方瞳照玄發,眉壽端自此。
緬懷西湖春,荊棘迷故里。
兩髦看公游,玉節旋屢弭。
風塵三十載,碌碌類餘子。
晚登載欣堂,謦欬聞正邕。
榆枋望天池,奮迅思決起。
當謀白雲居,敢援赤松比。
臨流整遊觀,三沐聊洗耳。
弱齡誠昧鄙,遇勝惟求止。如何羈滯中,得步青冥裡。
青冥有桂叢,冰雪兩仙翁。毛節未歸海,丹梯閒倚空。
逍遙擬上清,洞府不知名。醮罷雨雷至,客辭山忽明。
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巖壑樹修修,白雲如水流。
白雲消散盡,隴塞儼然秋。積阻關河固,綿聯烽戍稠。
五營承廟略,四野失邊愁。吁嗟系塵役,又負靈仙跡。
芝朮自芳香,泥沙幾沉溺。書此欲沾衣,平生事每違。
煙霄不可仰,鸞鶴自追隨。
木欲靜,風不止。
子欲養,親不留。
夜誦此語涕莫收。
吾親之沒今幾秋,尚疑捨我而遠遊。
心冀乘雲反故丘,再拜奉觴陳膳羞。
陶盎治米聲叟叟,木甑炊餅香浮浮。
芼姜屑桂調甘柔,稚鰲煮*長魚*,夜敷枕席視衾禂,晨起熏籠進衣裘。
哀樂此志終莫酬,有言不聞九泉幽。
北風歲晚號松楸,哀哉萬里為食謀。
天若許人登,青山高不止。地若許人窮,黃泉深無水。
量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如何上青冥,視之平若砥。
日下騁琅玕,空中無羅綺。但見勢騰凌,將為長如此。
炫耀一時間,逡巡九泉裡。一種為埃塵,不學墮樓死。
漢字止的解釋含義
止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腳趾頭,下象腳面和腳掌。本義:腳) 同本義 [foot]
止,下基也。像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說文》
北止。--《儀禮·士昏禮》。註:「足也。」
屨校滅止。--《易·噬嗑》
舉止高。--《漢書·五行志》
四之日舉止。--《漢書·食貨志》
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漢書·刑法志》
止
停住,中斷進程 [halt;stop]
止,停也,息也。--《廣韻》
亦可以止矣。--《呂氏春秋·下賢》。註:「止,休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韓詩外傳》
羽飛
止zhǐ
⒈停住:~步。停~。學無~境。令行禁~。〈引〉居住,棲息:投~。鳥~於桑。
⒉禁,阻住:禁~。阻~。制~。~血。~痛藥。
⒊到期停住:截~。迄今為~。
⒋只,僅:不~一宿。~談風月。
⒌〈古〉稱腳:斬左~。後寫作"趾"。
⒍文言語氣詞:高山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