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交眉語,惜別心啼,費情不少。蕙渺溱期,蘋深汜約輕誤了。幾度金鑄相思,又燕歸鴻杳。誰料如今,被鶯閒占春草。頻把愁勾,惜鴉雲、嬌紅猶繞。渾拚如夢,爭奈枕酲屏曉。欲寄芙蓉香半握,怕不禁秋惱。重是親逢,片帆雙度天杪。
豆蔻枝頭冷蝶飛。荼縻花裡老鶯啼。懶留春住聽春歸。北海芳尊誰共醉,東山游屐近應稀。小窗寒草送春時。
隔石覓屐跡,西溪迷雞啼。小鳥擾曉沼,犁泥齊低畦。
蝶團飛。鶯亂啼。陌上花開人未歸。碧台歌舞稀。月入扉。風滿帷。坐到黃昏人靜時。清愁君不知。
澗草萋萋綠,林鶯恰恰啼。汀沙過雨便無泥。喚得芒鞋隨意、到前溪。浦漵渾堪畫,雲煙總是題。江湖老伴一蓑衣。真個斜風細雨、不須歸。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春光看欲盡,判卻醉如泥。
日裡颺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簷花舊滴,帳燭新啼,香潤殘冬被。澹煙疏綺。凌波步、暗阻傍牆挑薺。梅痕似洗。空點點、年華別淚。花鬢愁,釵股籠寒,彩燕沾雲膩。還斗辛盤蔥翠。念青絲牽恨,曾試纖指。雁回潮尾。征帆去、似與東風相避。泥雲萬里。應翦斷、紅情綠意。年少時,偏愛輕憐,和酒香宜睡。
漢字啼的解釋含義
啼〈動〉
(形聲。從口,帝聲。本義:放聲痛心地哭)
同本義 [weep aloud]
唬,號也。--《說文》。段註:「號,痛聲也。」
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嬰兒啼。--《呂氏春秋·察今》
婦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兒醒大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含乳啼。
兒懼,啼告母。--《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啼呼(哭叫,叫喚);啼饑(因飢餓而號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慘);啼咽(悲哽)
叫鳴 [cry]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千里鶯啼綠映紅。--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淥水
啼(唬)ti
⒈哭,放聲哭:~哭。不要哭哭~ ~。
⒉某些鳥獸鳴、叫:雄雞~。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