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结尾的詩句,戈字结尾詩,以戈字结尾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

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

百萬傳深入,寰區望匪它。

司徒下燕趙,收取舊山河。

聞道并州鎮,尚書訓士齊。

幾時通薊北,當日報關西。

戀闕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歸路恐長迷。

樓台俯舟楫,城郭滿干

樓台俯舟楫,城郭滿干

故吏歸心少,遺民出涕多。

鳩居無鵲在,魚網有鴻過。

使遂睢陽志,安危今若何。

兒孫枷*,妻妾干

兒孫枷*,妻妾干。惺惺靈利邪魔。蝸角蠅頭名利,寵辱驚多。尋思上床鞋履,到來朝、事節如何。遮性命,奈一宵難保,爭個甚麼。好伴同侗馬鈺,松峰下逍遙,醉舞狂歌。膝上琴彈碧玉,調格沖和。爐中養成大藥,現胎仙、舞袖婆娑。恁時節,禮風仙,同上大羅。

勃窣媻跚烝涉波,草泥出沒尚橫

勃窣媻跚烝涉波,草泥出沒尚橫

也知觳觫元無罪,奈此尊前風味何。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此日樓台鼎鼐,他時劍履山河。都人齊和大風歌。管領群臣來賀。

力戰奚憂曳落河,可憐重閫亦投

力戰奚憂曳落河,可憐重閫亦投

後來未可輕東晉,雖是清談死節多。

黠虜迢迢未肯和,五陵年少重橫

黠虜迢迢未肯和,五陵年少重橫

誰家不結空閨恨,玉箸闌干妾最多。

羽管慵調怨別離,西園新月伴愁眉。

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

憶餞良人玉塞行,梨花三見換啼鶯。

邊場豈得勝閨閣,莫逞雕弓過一生。

惆悵江南早雁飛,年年辛苦寄寒衣。

徵人豈不思鄉國,只是皇恩未放歸。

水閣蓮開燕引雛,朝朝攀折望金吾。

聞道磧西春不到,花時還憶故園無。

自從清野戍遼東,舞袖香銷羅幌空。

幾度長安發梅柳,節旄零落不成功。

長夜孤眠倦錦衾,秦樓霜月苦邊心。

征衣一倍裝綿厚,猶慮交河雪凍深。

瀚海長征古別離,華山歸馬是何時。

仍聞萬乘尊猶屈,裝束千嬌嫁郅支。

沙塞依稀落日邊,寒宵魂夢怯山川。

離居漸覺笙歌懶,君逐嫖姚已十年。

萬里輪台音信稀,傳聞移帳護金微。

會須麟閣留蹤跡,不斬天驕莫議歸。

容心絕少忌心多,背楚疑增自倒

容心絕少忌心多,背楚疑增自倒

羞渡烏江依故老,竟乘烏騅泣嬌娥。

一生負氣止如此,大義虧人爭奈何。

莫唱送迎山下曲,恐渠驚是漢軍歌。

華下支離已隔河,又來此地避干

華下支離已隔河,又來此地避干。山田漸廣猿時到,

村舍新添燕亦多。丹桂石楠宜並長,秦雲楚雨暗相和。

兒童栗熟迷歸路,歸得仍隨牧豎歌。

西北鄉關近帝京,煙塵一片正傷情。愁看地色連空色,

靜聽歌聲似哭聲。紅蓼滿村人不在,青山繞檻路難平。

從他煙棹更南去,休向津頭問去程。

生靈蘇息到元和,上將功成自執

生靈蘇息到元和,上將功成自執。煙霧掃開尊北嶽,

蛟龍斬斷淨南河。旗回海眼軍容壯,兵合天心殺氣多。

從此四方無一事,朝朝雨露是恩波。

崢嶸已介季氏甲,更以黃金飾兩

崢嶸已介季氏甲,更以黃金飾兩

雖有英心甘斗死,其如紀渻木雞何。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

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

百萬傳深入,寰區望匪它。

司徒下燕趙,收取舊山河。

聞道并州鎮,尚書訓士齊。

幾時通薊北,當日報關西。

戀闕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歸路恐長迷。

山後重興道院,燕南仍自干

山後重興道院,燕南仍自干。道人功行累來多。免卻非災橫禍。每日誦經報國,終朝念道降魔。福生禍滅養沖和。真靜真清證果。

腳底晴雷殷殷過,浮山四面布干

腳底晴雷殷殷過,浮山四面布干

槍旗不染陰山血,留與人間戰睡魔。

曲江真宰國中訛,尋奏漁陽忽荷

曲江真宰國中訛,尋奏漁陽忽荷

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無策印空多。

塵驚騎透潼關鎖,雲護龍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國,千秋休恨馬嵬坡。

昨夜征西去,西兵盡倒

昨夜征西去,西兵盡倒

丈夫學劍術,何用效荊軻。

鯨鬣翻騰四海波,始將天意用干

鯨鬣翻騰四海波,始將天意用干。盡驅神鬼隨鞭策,

全罩英雄入網羅。提劍尚殘吳郡國,垂衣猶欠魏山河。

鼎湖無路追仙駕,空使群臣泣血多。

水影星光怪異多,不思修德事干

水影星光怪異多,不思修德事干

無謀拒諫仍輕敵,國破身擒將奈何。

吳王好射虎,但射不操

吳王好射虎,但射不操

匹馬掠廣場,萬兵助遮羅。

時平事非昔,此地桑麻多。

猛獸亦已盡,牛羊在田坡。

戈字的釋義

漢字戈的解釋含義

戈〈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種長柄兵器形。本義:一種兵器)

中國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頭戟也。從弋、一,橫之象形。--《說文》。按,戈者,柲也,長六尺六寸,其刃橫出,可勾可擊,與矛專刺、殳專擊者不同,亦與戟之兼刺與勾者異。

執戈上刃。--《書·顧命》

稱爾戈。--《書·牧誓》

戈廣二寸。--《考工記·冶氏》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楚辭·屈原·國殤》

青銅製,盛行於商至戰國時期,秦以後逐漸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橫擊和鉤殺,勾割或啄刺敵人,因此,古代叫做勾

戈gē〈古〉兵器。橫刃長柄,可以橫擊。是我國青銅時代的主要兵器。[戈壁](蒙古語)泛指沙漠地區:~壁灘。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