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昉閟中經。
水芝韜內策。
寶餌緩童年。
命藥駐衰歷。
矧蓄終古情。
重拾煙霧跡。
羊角棲斷雲。
榼口流隘石。
銅溪晝森沉。
乳竇夜涓滴。
既類風門磴。
復像天井壁。
蹀蹀寒葉離。
叢叢秋水積。
松色隨野深。
月露依草白。
空守江海思。
豈愧梁鄭谷。
得仁古無怨。
順道今何惜。
任公鎮西南,嘗贈繞朝策。
當時若盡用,善陣無赫赫。
淒涼十年後,邪正久已白。
卻留封德彝,天意眇難測。
象賢真驥種,號訴甘百謫。
豈雲報私仇,禍福指絡脈。
高才食舊德,但恐裡門窄。
傷心千騎歸,贈印黃壤隔。
惟有亭前檜,閱世不改色。
千年與井在,記此王粲宅。
記青年充賦,曾射策,對嚴宸。便暮省朝台,才離*轄,又掌絲綸。狂愚豈勝時用,幸扁舟歸去早知津。一任無錢使鬼,猶能有筆通神。交遊萍水百年身。襟袂幾回分。正雪後花前,江東渭北,嗟我懷人。澶淵召棠成頌,肯推揚餘韻頌莊椿。老矣甘心伏櫪,天衢行看翔麟。
梅蒸乍熱。無處散策,芳菲初歇。席展涼莞,帳垂黃草,天然奇絕。披襟永晝清風,更薦枕、良宵皓月。一夢遊仙,軟雲推倒,廣寒宮闕。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淒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元豐中,謫居黃岡,而子由亦貶筠州,嘗作詩以記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復出領汝陰,時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詩,留別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慚月影,悵焉感初涼。
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扣門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寢已太康。
青山映華髮,歸計三月糧。
我欲自汝陰,逕上潼江章。
想見冰槃中,石密與柿霜。
(予欲請東川而歸,二物皆東川所出。
)憐子遇明主,憂患已再嘗。
報國何時畢,我心久已降。
月光飛入林前屋。風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擊柝聲,動寒梢棲宿。等閒老去年華促。只有江梅伴幽獨。夢繞夷門舊家山,恨驚回難續。
秋日西山明,勝趣引孤策。桃源數曲盡,洞口兩岸坼。
還從罔象來,忽得仙靈宅。霓裳誰之子,霞酌能止客。
殘陽在翠微,攜手更登歷。林行拂煙雨,溪望亂金碧。
飛鳥下天窗,裊松際雲壁。稍尋玄蹤遠,宛入寥天寂。
願言葛仙翁,終年煉玉液。
離合不可常,去處兩無策。
眇眇孤飛雁,嚴霜欺羽翼。
使君南道主,終歲好看客。
江湖尊前深,日月夢中疾。
世事不相貸,秋風撼瓶錫。
南雲本同征,變化知無極。
四年孤臣淚,萬里遊子色。
臨別不得言,清愁漲胸臆。
短衣孤劍客乾坤。奈無策,報親恩。三載隔晨昏。更疏雨、寒燈斷魂。赤城霞外,西風鶴發,猶想倚柴門。蒲醑謾盈尊。倩誰寫、青衫淚痕。
當時六國怯強秦。使群策,日紛紛。談笑卻三軍。算自古、誰如此君。一心忠義,滿懷冰雪,功就便抽身。富貴若浮雲,本是個、江湖散人。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是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牙,陰竇洩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閒易澹泊,官散無牽迫。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漢字策的解釋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