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資多士,儒林得異才。書從金殿出,人向玉墀來。
詞學張平子,風儀褚彥回。崇儀希上德,近侍接元台。
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賞陪。屢遷君擢桂,分尉我從梅。
忽遇乘軺客,雲傾構廈材。泣為洹水化,歎作泰山頹。
冀善初將慰,尋言半始猜。位聯情易感,交密痛難裁。
遠日寒旌暗,長風古挽哀。寰中無舊業,行處有新苔。
反哭魂猶寄,終喪子尚孩。葬田門吏給,墳木路人栽。
遽洩悲成往,俄傳寵令回。玄經貽石室,朱紱耀泉台。
地古春長閉,天明夜不開。登山一臨哭,揮淚滿蒿萊。
聖代務平典,輶軒推上才。迢遙溟海際,曠望滄波開。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鰲不可釣,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連九垓。挹流納廣大,觀異增遲回。
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跡非想像到,心以精靈猜。
遠色帶孤嶼,虛聲涵殷雷。風行越裳貢,水遏天吳災。
攬轡隼將擊,忘機鷗復來。緣情韻騷雅,獨立遺塵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長鳴謝知己,所愧非龍媒。
赫赫明天子,翹翹群秀才。昭昭皇宇廣,隱隱雲門開。
搖曳君初起,聯翩予復來。茲年不得意,相命游靈台。
驊騮多逸氣,琳琅有清響。聯行擊水飛,獨影凌虛上。
關河施芳聽,江海徼新賞。斂衽歸故山,敷言播天壤。
雲峰雖有異,楚越幸相親。既別復游處,道深情更殷。
下愚忝聞見,上德猶邅迍。偃仰東城曲,樓遲依水濱。
脫巾從會府,結綬歸海裔。親知送河門,邦族迎江澨。
夫子安恬淡,他人悵迢遞。飛艎既眇然,洲渚徒虧蔽。
人謀固無准,天德諒難知。高名處下位,逸翮棲卑枝。
去去水中沚,搖搖天一涯。蓬壺不可見,來泛躍龍池。
常忝鮑叔義,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節,獨此無良媒。
離別十年外,飄颻千里來。安知罷官後,惟見柴門開。
窮巷隱東郭,高堂詠南陔。籬根長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漢,於今倦蒿萊。男兒命未達,且盡手中杯。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人才誰是,不肯隨俗強追陪。與我言兮我願。莫我知兮誰怨。全仗帝為媒。此意久寥闊,今見者留台。笏圍腰,書創屋,騎籠街。時賢白盡鬚髮,老子抑名齋。更取堂名淇綠。要把北山萬竹。一日倚雲栽。自處只如此,將相任時來。
漢字才的解釋含義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橫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莖(嫩芽)剛剛出土,其枝葉尚未出土的樣子。本義:草木初生)
同本義 [(plant) newborn]
才,草木之初也。--《說文》
有才能;有本領 [talented]
試使斗而才。--《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才郎(有才學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傑出的人才);才英(指才華傑出的文人);才傑(傑出的人才)
才
才力;才能 [ability]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術》
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後漢書·張衡傳》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資治通鑒》
又如:才伐(才力門望);
才 cai
1才能:懷~不遇。
2有才能的人:奇~。
3表示以前不久:他昨天~走。
4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後怎樣(前面常用或含有此類意思):只有你作這事,我~放心。
5表示本來並不如此的新情況:直到天亮,我~知道迷路了。
6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你怎麼~來
7對比起來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等:他剛來北京的時候~三歲。
8表示強調所說的事(句尾常用字):他唱得~好呢!
9姓。
【才華】表現出來的才能(多指文藝方面):~出眾。
【才略】政治或軍事上的才幹和智謀:~過人。
【才氣過人】才華超過一般人。
【才識】才能和見識。
【才疏學淺】見識少,學問不深(多用做自謙語)。
【才思】指文藝創作的能力:~敏捷。
【才智】才能和智慧。
【才子】具有很高才幹的人。
────────────────—
才zāi 1.語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