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造化,進取慕希夷。剛柔中正扶持,五蘊樂無為。靈育九陽嘉瑞,坤殿坎交離。日中綵鳳,翱翔江曲,萬重水底覓烏龜。紫霧瀰漫溫岳頂,消息結冰肌。巍巍體段清涼,風韻六神頤。豁爽三光洞照,海角恣棲遲。雲間偃仰,陶陶無系,朗然恢廓舊容儀。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宵景霽,河漢清夷。曠典講明時。合祛升侑,孝德爰熙。陳裸閟宮,澹觴太室,來奏天儀。駟蒼螭。玉輅馭蕤綏。觚陸展躬祠。長梢飾玉,翠羽秀金支。華始倡,雅韻出宮垂。神來下,雲車風馬,繽暗藹、宴棲遲。畢觴流胙,紫煙竣事,棠梨回謁,宣室受蕃厘。盛德無心專饗,端為民祈。雲恩有截,雨澤霈無涯。君王愉樂,和氣溢瑤卮。壽天齊。長擁神基。
吾愛元紫芝,清介如伯夷。輦母遠之官,宰邑無玷疵。
三年魯山民,豐稔不暫饑。三年魯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飲魯山泉,只採魯山薇。一室冰檗苦,四遠聲光飛。
退歸舊隱來,鬥酒入茅茨。雞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盡日一菜食,窮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鏡,直如琴上絲。
世無用賢人,青山生白髭。既臥黔婁衾,空立陳寔碑。
吾無魯山道,空有魯山辭。所恨不相識,援毫空涕垂。
戲語隴頭子,與若本等夷。
朱紫強包裹,本非我所宜。
失腳落番山,杳杳隨風吹。
將買二頃田,樹以枳棘籬。
還我本來面,度今正其時。
此策我自決,欲問其從誰。
譬彼沈痾人,忽然飲上池。
窮命可抵虎,寧畏山林魑。
回首處,便要識希夷。鍛練須將情來盡,修行緊與世相違。勘破是歸依。蟾玉走,認取個金飛。交位東西通地髓,沖和上下合天機。方得妙中
勳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勳悉太公,敘德皆仲尼。
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輩時。
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乃傳後代疑。
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曲令撫煢嫠,[曲令名信陵。]
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歧。
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銘勳悉太公,敘德皆仲尼:一作勳名悉太公,德教皆仲尼
。
國家一從失西陲,年年買馬西南夷。
瘴鄉所產非權奇,邊頭歲入幾番皮。
崔嵬瘦骨帶火印,離立欲不禁風吹。
圉人太僕空列位,龍媒汗血來何時?李公太平官京師,立仗慣見渥窪姿。
斷縑歲久墨色暗,逸氣尚若不可羈。
賞奇好古自一癖,感事憂國空餘悲。
嗚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銜枚夜度桑乾磧!
班固人表吾嘗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謂伯夷可第一,武未盡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輔臣。
韓為夷頌范為寫,三絕誰為什襲珍。
星奎運逾三百年,皇佑慶歷諸鉅賢。
逮至渡江乾淳後,珠題玉跋盈長篇。
范氏袞袞饒公侯,幽州栝州至蘇州。
行軍元昊驚破膽,義莊睦族春復秋。
子子孫孫居吳中,指李後人今黃龔。
錦囊偶貯此三絕,燕香夜寒吐長虹。
袞衣繡衣觀且誇,故國喬木興咨嗟。
大尹不吝歸趙璧,祠以少牢復其家。
提學翰林索我詩,肯捐此寶真復奇。
授者良難受者易,即此可刊遺愛碑。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仙去緱山,宴罷武夷,瓊響吹徹。叢霄舊樣親傳,琢就玉煙凝白。悠揚綵鳳恰從雲杪飛來,數聲又趁鴛鴦歇。零落碧桃花,點春風如雪。清絕。更宜秦女,銀箏喚取,楚娥瑤瑟。旋炙嬌簧,只愁夜深寒咽。相看老矣,剩須陶寫留連,尊前遞把紅牙節。歸去畫船時,滿西湖明月。
漢字夷的解釋含義
夷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國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佈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後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註:「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國或外國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誌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
夷yi
⒈〈古〉我國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東~。也泛指少數民族:四~。
⒉舊指外國或外國的:~情。
⒊平輩。
⒋平安,平坦:化險為~。夫~以近,則游者眾。
⒌剷平,消滅:~去險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殺盡家族)。
⒍[夷然]泰然,鎮定的樣子。
⒎[夷猶][夷由]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