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结尾的詩句,端字结尾詩,以端字结尾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蟬吟槐蕊落,的的是愁

蟬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病覺離家遠,貧知處事難。

真交無所隱,深語有餘歡。未必聞歌吹,羈心得暫寬。

移得龍泓瀲灩寒,月輪初下白雲

移得龍泓瀲灩寒,月輪初下白雲

無人盡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兩竿。

西國有美女,結樓青雲

西國有美女。

結樓青雲

蛾眉艷曉月。

一笑傾城歡。

高節不可奪。

炯心如凝丹。

常恐彩色晚。

不為人所觀。

安得配君子。

共乘雙飛鸞。

金馬空故事,方朔漫多

金馬空故事,方朔漫多。三千牘在,玉殿何日賜清閒。難戀長安鐘漏,誰借青雲咳唾,拂袖且東還。笑殺長纓使,復轉出秦關。吾道在,雖不遇,面何慚。雒陽年少,高輪難與絳侯談。富貴暫饒先手,晞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

路過潮溝八九盤,招提雪脊隱雲

路過潮溝八九盤,招提雪脊隱雲

金鈿一一花總老,翠被重重山更寒。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門

晨有行路客,

依依造門

人馬風塵色,

知從河塞還。

時我有同棲,

結宦游邯鄲。

將不異客子,

分饑復共寒。

煩君尺帛書,

寸心從此殫。

遣妾長憔悴,

豈復歌笑顏。

簷隱千霜樹,

庭枯十載蘭。

經春不舉袖,

秋落寧復看。

一見願道意,

君門已九關。

虞卿棄相印,

擔簦為同歡。

閨陰欲早霜,

何事空盤桓。

上方精舍遠,共宿白雲

上方精舍遠,共宿白雲。寂寞千峰夜,蕭條萬木寒。

山光霜下見,松色月中看。卻與西林別,歸心即欲闌。

有山來便有,萬丈落雲

有山來便有,萬丈落雲。霧噴千巖濕,雷傾九夏寒。

圖中僧寫去,湖上客回看。卻羨為猿鶴,飛鳴近碧湍。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

塵海茫茫濃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發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路過章台氣象寬,九重城闕在雲

路過章台氣象寬,九重城闕在雲。煙含上苑沈沈紫,

雪露南山愯愯寒。綺陌已堪騎寶馬,綠蕪行即彈金丸。

灞川南北真圖畫,更待殘陽一望看。

寶台聳天外,玉輦步雲

寶台聳天外,玉輦步雲。日麗重陽景,風搖季月寒。

梵堂遙集雁,帝樂近翔鸞。願獻延齡酒,長承湛露歡。

蕭颯清風至,悠然發思

蕭颯清風至,悠然發思。入林翻別葉,繞樹敗紅蘭。

曉拂輕霜度,宵分遠籟攢。稍依簾隙靜,遍覺座隅寒。

乍逐驚蓬振,偏催急漏殘。遙知洞庭水,此夕起波瀾。

呼僮曉拂鞍,歸上大茅

呼僮曉拂鞍,歸上大茅。薄俸雖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又鑿中峰石,重修醮月壇。

江南佳公子,遺我錦繡

江南佳公子,遺我錦繡

攬之溫如春,公子焉得寒。

興雨自有時,膚寸便濛{漫}。

斂藏以自潤,牛斗何足干。

空庭月與影,強結三友歡。

我豈不足歟,要此清團團。

所歡在一醉,常恐樽中干。

捨酒尚可樂,明珠如彈丸。

但恐千仞雀,忽忽發虛彈。

迨子閒暇時,種子田中丹。

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謾。

我頃在東坡,秋菊為夕餐。

永愧坡間人,布褐為我完。

雪堂初覆瓦,上簟無下莞。

時時亦設客,每醉筒輒殫。

一笑便傾倒,五年得輕安。

公子豈我徒,衣缽傳一簞。

定非郊與島,筆勢江河寬。

悲吟古寺中,穿帷雪漫漫。

他年記此味,芋火對懶殘。

壽骨雲門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

壽骨雲門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姓名先掛爛銀盤。編簡馨香三萬卷,未應造物放君閒。功成卻恐退身難。

忽去飄然遊冶盤,共疑枝策在梁

忽去飄然遊冶盤,共疑枝策在梁

禪心暫起何妨寂,道骨雖清不畏寒。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欲出門闌。只在丹青筆,凌雲也不難。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

塵海茫茫濃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發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燕趙有秀色,綺樓青雲

燕趙有秀色。

綺樓青雲

眉目艷皎月。

一笑傾城歡。

常恐碧草晚。

坐泣秋風寒。

纖手怨玉琴。

清晨起長歎。

焉得偶君子。

共乘雙飛鸞。

夢斷池塘驚乍曉,百舌無

夢斷池塘驚乍曉。百舌無,故作枝頭鬧。報道不禁寒料峭。未教舒展閒花草。盡日簾垂人不到。老去情疏,底事傷春瘦。相對一樽歸計早。玉山不減巫山好。

端字的釋義

漢字端的解釋含義

(形聲。從立,耑聲。本義:站得直)

同本義 [straight]

端,直也。--《說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廣雅·釋詁一》

以端其位。--《禮記·祭義》

端行頤霤如矢。--《禮記·王藻》

振書端書於君前。--《禮記·曲禮》

又如:端行(端正身軀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偉(筆直壯大);端端(端正;不傾斜);端身(擺正身體)

端正。引申為正直 [upright;proper]

水至平,端不傾。--《荀子·成相》

選天下之端士。--漢·賈誼《治安策》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兒的);端一(端莊嫻靜);端士(端人;正直

端 duān

1〈古〉一種禮服:~章甫,願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2事物的一頭:筆~、末~。

3(事情的)開頭:開~。

4項目:不只一~。

5端正:~坐。

6雙手平舉著拿:~茶。

7姓。

【端的】

1果然;確實。

2究竟。

3事情的經過;底細。

【端點】〈數〉射線開始一端的點叫做射線的端點;線段的兩端的點叫做線段的端點。

【端方】端莊;正派。

【端倪】

1事情的眉目、頭緒。

2邊際。

【端詳】

1詳情:聽~。

2端莊安祥:舉止~。

3仔細地看:~了好久。

【端緒】頭緒。

【端莊】(舉止神情)端正莊重。

────────────────—

端zhuān 1.專一;專門。參見"端意"。 2.專擅。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