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三千牘在,玉殿何日賜清閒。難戀長安鐘漏,誰借青雲咳唾,拂袖且東還。笑殺長纓使,復轉出秦關。吾道在,雖不遇,面何慚。雒陽年少,高輪難與絳侯談。富貴暫饒先手,晞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
晨有行路客,
依依造門端。
人馬風塵色,
知從河塞還。
時我有同棲,
結宦游邯鄲。
將不異客子,
分饑復共寒。
煩君尺帛書,
寸心從此殫。
遣妾長憔悴,
豈復歌笑顏。
簷隱千霜樹,
庭枯十載蘭。
經春不舉袖,
秋落寧復看。
一見願道意,
君門已九關。
虞卿棄相印,
擔簦為同歡。
閨陰欲早霜,
何事空盤桓。
江南佳公子,遺我錦繡端。
攬之溫如春,公子焉得寒。
興雨自有時,膚寸便濛{漫}。
斂藏以自潤,牛斗何足干。
空庭月與影,強結三友歡。
我豈不足歟,要此清團團。
所歡在一醉,常恐樽中干。
捨酒尚可樂,明珠如彈丸。
但恐千仞雀,忽忽發虛彈。
迨子閒暇時,種子田中丹。
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謾。
我頃在東坡,秋菊為夕餐。
永愧坡間人,布褐為我完。
雪堂初覆瓦,上簟無下莞。
時時亦設客,每醉筒輒殫。
一笑便傾倒,五年得輕安。
公子豈我徒,衣缽傳一簞。
定非郊與島,筆勢江河寬。
悲吟古寺中,穿帷雪漫漫。
他年記此味,芋火對懶殘。
壽骨雲門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端。姓名先掛爛銀盤。編簡馨香三萬卷,未應造物放君閒。功成卻恐退身難。
夢斷池塘驚乍曉。百舌無端,故作枝頭鬧。報道不禁寒料峭。未教舒展閒花草。盡日簾垂人不到。老去情疏,底事傷春瘦。相對一樽歸計早。玉山不減巫山好。
漢字端的解釋含義
端
(形聲。從立,耑聲。本義:站得直)
同本義 [straight]
端,直也。--《說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廣雅·釋詁一》
以端其位。--《禮記·祭義》
端行頤霤如矢。--《禮記·王藻》
振書端書於君前。--《禮記·曲禮》
又如:端行(端正身軀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偉(筆直壯大);端端(端正;不傾斜);端身(擺正身體)
端正。引申為正直 [upright;proper]
水至平,端不傾。--《荀子·成相》
選天下之端士。--漢·賈誼《治安策》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兒的);端一(端莊嫻靜);端士(端人;正直
端 duān
1〈古〉一種禮服:~章甫,願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2事物的一頭:筆~、末~。
3(事情的)開頭:開~。
4項目:不只一~。
5端正:~坐。
6雙手平舉著拿:~茶。
7姓。
【端的】
1果然;確實。
2究竟。
3事情的經過;底細。
【端點】〈數〉射線開始一端的點叫做射線的端點;線段的兩端的點叫做線段的端點。
【端方】端莊;正派。
【端倪】
1事情的眉目、頭緒。
2邊際。
【端詳】
1詳情:聽~。
2端莊安祥:舉止~。
3仔細地看:~了好久。
【端緒】頭緒。
【端莊】(舉止神情)端正莊重。
────────────────—
端zhuān 1.專一;專門。參見"端意"。 2.專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