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尾的詩句,三字结尾詩,以三字结尾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昔聞南國容華少,今日東鄰姊妹

昔聞南國容華少,今日東鄰姊妹。妝閣相看鸚鵡賦,

碧窗應繡鳳凰衫。紅芳滿院參差折,綠醑盈杯次第銜。

恐向瑤池曾作女,謫來塵世未為男。文姬有貌終堪比,

西子無言我更慚。一曲艷歌琴杳杳,四弦輕撥語喃喃。

當台競斗青絲發,對月爭誇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

大羅天上柳煙含。但能為雨心長在,不怕吹簫事未諳。

阿母幾嗔花下語,潘郎曾向夢中參。暫持清句魂猶斷,

若睹紅顏死亦甘。悵望佳人何處在,行雲歸北又歸南。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裡。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 

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 

鬢絲幾縷茶煙裡。

殘年登八十,佳日遇重

殘年登八十,佳日遇重

簾幙低新燕,房櫳起晚蠶。

名花紅滿舫,美醞綠盈甔。

春事還如昨,衰懷自不堪。

清鑑風流歸賀八,飛揚跋扈付朱

清鑑風流歸賀八,飛揚跋扈付朱

齊馬馳千駟,盧姬逞十

齊馬馳千駟,盧姬逞十。玳筵方喜睞,金勒自走參走覃。

墮珥情初洽,鳴鞭戰未酣。神交花冉冉,眉語柳毿毿。

卻略青鸞鏡,翹翻翠鳳篸。專城有佳對,寧肯顧春蠶。

移柳當門何啻五,穿松作徑適成

移柳當門何啻五,穿松作徑適成

臨流遇興還能賦,自比淵明或未慚。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 

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 

鬢絲幾縷茶煙裡。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裡。

十年學劍勇成癖,騰身一上

十年學劍勇成癖,騰身一上千尺;術成欲試酒半酣,直躡丹梯削青壁。

青壁一削平無蹤,浩歌卻過連花峰;世人仰視那得測,但怪雪刃飛秋空。

老胡畏誅奉約束,假息漁陽連上谷。

願聞下詔遣材官,恥作腐儒常碌碌。

一霎雕欄疏雨罷,月十

一霎雕欄疏雨罷。月十,曾是寒食夜。盡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歸駕。酒滿玻璃花艷冶。莫負春心,快飲千鍾罷。春在燕堂簾幕下。年芳不問東君借。

人生事腸腹,及與口舌

人生事腸腹,及與口舌

二但取飽軟,一乃司吾饞。

萬錢飾盤筵,殉此徑寸甘。

下嚥了無知,理與木札兼。

晚食美葵蓼,甚饑望齏鹽。

徑寸況易欺,胡當信其婪。

半臠償一身,債主真不廉。

人羊須臾理,請君睹其凡。¤

得玄玄,悟

得玄玄。悟。火滅煙消風害譚。昏昏保玉男。趣閒閒。認憨憨。一性渾如月正南。澄澄現碧潭。

新成高屋礙雲嵐,下視諸方落二

新成高屋礙雲嵐,下視諸方落二

妙喜不從他界斷,德雲今向別峰參。

按家便可超塵染,喚客何妨到酒酣。

居士飽知名閣意,為言童子不須南。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老去何妨從笑傲,

病來看欲懶朝參。離腸似線常憂斷,世態如湯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慮,時時斟酒壓山嵐。

身遙上國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不須辭入幕,

麻衣曾此歎迷津。卷舒由我真齊物,憂喜忘心即養神。

世路風波自翻覆,虛舟無計得沉淪。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

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憐矍鑠馬征南。

書來和淚怕開緘,又不歸來空再

書來和淚怕開緘,

又不歸來空再

這樣病兒誰慣耽?

越恁瘦巖巖。

一半兒增添一半兒減。

初攜書劍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

初攜書劍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

昔日聲名喧洛下,近來詩價滿江南。

長為邑令情終屈,縱處曹郎志未甘。

莫學馮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為慚。

紀德名標五,初鳴度必

紀德名標五,初鳴度必。殊方聽有異,失次曉無慚。

問俗人情似,充庖爾輩堪。氣交亭育際,巫峽漏司南。

肉食傾人如出凡,藜羹賦我是朝

肉食傾人如出凡,藜羹賦我是朝

曉來不倦聽衙鼓,雲裡捲簾山正南。

三字的釋義

漢字三的解釋含義

三〈數〉

[three]

參,三也。--《廣雅》。後作「三」。

參天兩地而倚數。--《易·說卦》。虞註:「參,三也。」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註:「三分國城之一。」

參伍以變。--《易·系辭上》。疏:「參,三也。」

志以發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參以定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註:「志言行三者具,而後身安存。」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荀子·天論》。註:「人能治在時地財而用之,則是參於天地。」

參天地而獨立兮。--《漢書·楊雄傳上》。師古曰:「參之言三也。」

三(三)sān"三"的大寫。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