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有登山癖。覺老來、尚可躋攀,浪游躡屐。險怪嶕嶢稱雁蕩,爭秀群山第一。更聳出、穹崖千尺。景物深藏長谷裡,最上龕,水鑿時沖激。硉矹處,巨□石。地生天作誰能識。睹江山如故,恨無一時人物。靈運當年為太守,佳處都曾遊歷。獨不見、此山腳跡。風月直須人管領,怎不移、石壁題巖壁。今且著,老夫筆。
龐公嘉遁所,浪跡難追攀。浮舟暝始至,抱杖聊自閒。
雙巖開鹿門,百谷集珠灣。噴薄湍上水,舂容漂裡山。
焦原不足險,梁壑未成艱。我行自春仲,夏鳥忽綿蠻。
蕙草色已晚,客心殊倦還。遠遊非避地,訪道愛童顏。
安能徇機巧,爭奪錐刀間。
見說軒皇此煉丹。乘龍一去杳難攀。鼎湖流水自清閒。空把遺弓號地上,不蒙留藥在人間。古今無計駐朱顏。
綸綍有成命,旌麾不可攀。湘川朝目斷,荊闕夕波還。
果枉東瞻唱,興言夕放閒。攜琴仙洞中,置酒灉湖上。
芳景恣行樂,謫居忽如忘。聚散本相因,離情自悲悵。
鸞翮非常戢,鵬天會昭曠。永懷宛洛游,曾是彈冠望。
漢字攀的解釋含義
攀〈動〉
(形聲。從手,樊聲。本義:拉,牽)
同本義 [draw]
攀,引也。--《廣雅》
右手攀右趾。--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攀戀(攀住車轅,戀戀不捨);攀轅(拉住車把)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climb]
將士皆攀木援崖,魚貫而進。--《三國誌·鄧艾傳》
攀草牽棘,…石崖側削則援崖。--《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猶攀緣);攀雲(攀附青雲而上升。後比喻仕進);攀倚(攀援依傍);攀進(攀緣行進)
指跟地位高的人結親戚或拉關係;高攀 [seek connections in high places]
兩府攀陪十五
攀pān
⒈抓住東西往上爬:~樹。〈引〉向上,登高:~登。~山峰。〈喻〉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附。~龍附鳳。
⒉拉攏,拉扯:~親。~扯。~談。
⒊拗:~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