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
從人較癡黠,百負未一勝。
一丘收桑榆,外物聽衰盛。
解纓清泠上,稍覺塵土淨。
孤飛團團月,似我靈府瑩。
偶逢一坳水,即現大圓鏡。
杯中見山綠,夜午覺已正。
喧呼眾賓歡,嗑嗒四谷應。
新詩帶潮湍,浩唱起人定。
褰衣踏清影,藻荇耿深徑。
江山有精色,遠目不知暝。
欲去還復留,蘋梢惹歸艇。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病。
周漢德下衰,王風始不競。又從斬晁錯,諸侯益強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自為政。盛夏興土功,方春剿人命。
誰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門,懸法彝倫正。
銀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濱。南人棄農業,求之多苦辛。
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手足盡皴胝,愛利不愛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懶耘。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人。
棄本以趨末,日富而歲貧。所以先聖王,棄藏不為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捐金復抵璧,勿使勞生民。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賤糶粟與麥,賤貿絲與綿。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吾聞國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
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
使我農桑人,憔悴畎畝間。誰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權。
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
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歸。近代多離亂,婚姻多過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遲。兒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貴達日,多在長大時。欲報親不待,孝心無所施。
哀哉三牲養,少得及庭闈。惜哉萬鍾粟,多用飽妻兒。
誰能正婚禮,待君張國維。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捏個牛兒體態。按年令,旋拖五彩。鼓樂相迎,紅裙捧擁,表一個、勝春節屆。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病。
周漢德下衰,王風始不競。又從斬晁錯,諸侯益強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自為政。盛夏興土功,方春剿人命。
誰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門,懸法彝倫正。
銀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濱。南人棄農業,求之多苦辛。
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手足盡皴胝,愛利不愛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懶耘。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人。
棄本以趨末,日富而歲貧。所以先聖王,棄藏不為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捐金復抵璧,勿使勞生民。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賤糶粟與麥,賤貿絲與綿。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吾聞國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
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
使我農桑人,憔悴畎畝間。誰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權。
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
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歸。近代多離亂,婚姻多過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遲。兒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貴達日,多在長大時。欲報親不待,孝心無所施。
哀哉三牲養,少得及庭闈。惜哉萬鍾粟,多用飽妻兒。
誰能正婚禮,待君張國維。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深謝將書來請。才到西巖春令。百鳥正喧呼。樂無餘。道眾滿川和氣。醮罷更看天意。緣契合虛谷。任西東。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鏡。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豫章瀕大江,氣候頗不令,孟冬風薄人,十室八九病。
外寒客肺胃,下濕攻腳脛,俗巫醫不藝,嗚呼安托命!我始屏藥囊,治疾以清靜。
幻妄消六塵,虛白全一性。
三日體遂輕,成此不戰勝。
長年更事多,苦語君試聽。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鏡。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姮娥怕鬧,銀蟾傳令,且與遮鸞翳鳳。直須人睡俗塵清,放雲漢、冰輪徐動。山翁散發,披衣松下,琴奏瑤池三弄。曲終鶴警露華寒,笑濁世、饒伊做夢。
近來山水畫郭熙,江南獨數休寧令。
筆法精奇意態古,咫尺萬里開天鏡。
巖頭老樹如老龍,隔湖喜見山重重。
小橋依約野色遠,茅廬隱映林影空。
門前壘塊石頭路,荒苔野草青無數。
往來不見車馬塵,正似山翁舊居處。
程伯休父司馬孫,風流文彩垂青門。
平生愛書入骨髓,尺素寸楮無不存。
我生所好亦殊絕,一見此圖狂欲跌。
安得為招唐令來?添我梅花千樹雪。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聖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聖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聖求嘗作《元次山窪樽銘》刻之岩石,因為此詩,請聖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黃埃。
歸來解劍亭前路,蒼崖半入雲濤堆。
浪翁醉處今尚在,石臼杯飲無樽罍。
爾來古意誰復嗣,公有妙語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
當時相望不可見,玉堂正對金鑾開。
豈知白首同夜直,臥看椽燭高花摧。
江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鎖鳴春雷。
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
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哀。
漢字令的解釋含義
令〈動〉
聽從。後作「聆」 [obey]
故古之聖王,審順其天而以行欲,則民無不令矣。--《呂氏春秋》
名詞。通「鴒」 [wagtail]
脊令在源,兄弟急難。--《詩·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鴒
假設語氣詞 [if]
令,設辭也。--《助字辨略》
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史記·張釋之馮唐傳》
令五人保其首領。--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令狐
[Linghu]︰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縣一帶
複姓
令 〈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像跪在那裡聽命。從集從人,表示集聚眾人,發佈命令。本義:發佈命令)
同本義(上對下
令ling
⒈上級的指示:命~。軍~。~行禁止。
⒉使:~人滿意。~人發指。
⒊善,美好:~名。~聞。~望。
⒋敬稱,尊稱對方的人及有關係的人:~兄。~尊(稱人的父親)。
⒌時節:夏~。時~。
⒍〈古〉官名:縣~。中書~。
⒎短的詞:如夢~。十六字~。
────────────────—
令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
令ling 1.見"令利"。 2.見"令俜"。 3.見"令狐"。 4.見"令星"。 5.見"脊令"。 6.通"瓴"。參見"令辟"﹑"令甓祴"。
────────────────—
令lian 1.見"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