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桃李華,佳人來何暮。
安齊果未安,寓衛豈所寓。
張侯室縣磬,得酒美無度。
常憂腐腸死,須我嫁阿騖。
雙魚傳尺素,何處迷春渚。
啼鳥勸不歸,曉鞍逐行旅。
遙知登樓興,信美非吾土。
南山雲,北山雨,
四七二三面相睹,新羅國裡曾上堂,
大唐國裡未打鼓。苦中樂,
樂中苦,誰道黃金如糞土。
禪不在參,道不須悟。
動轉施為,三岳鼓舞。
孟八郎漢便恁麼去,爭似西峰搬石運土。
長安城西銷客魂,故侯墓前雙石門。
空梁無風矰蛸掛,高台不夜鼯鼠奔。
行歌牧豎上隴首,守塚老兵眠樹根。
道傍徙倚長歎息,千古此意誰與論。
當時貴寵真無匹,勢倚青天回白日。
驂乘親陪別苑游,行香日侍齋宮直。
元公鐵券大國封,都護金章新樣刻。
玉鞭蹀躞內廄馬,雕盤絡繹尚方食。
權相交歡亦掃門,徹侯受酒鹹避席。
此時意氣薄青雲,睇笑看人寵辱分。
負郭園池田太尉,重城甲第霍將軍。
求仙偏訪燒鉛客,亡命多歸帶劍群。
曲閣重樓春自駐,繁弦急管日初曛。
自言富貴無銷歇,爭見桑田海亦竭。
未央宮前請室開,咸陽道上車塵絕。
閒門行馬臥莓苔,舊館罦罳藏雨雪。
只今尺土閉空原,歲歲春啼杜宇血。
吁嗟嗟!世皇二寵傾朝廷,前有武定後咸寧。
福過俱為萬人指,法行再見七廟靈。
人間榮悴鹹可數,古為來谷與郿塢。
前車已卻後車馳,請君但看北邙土。
君不見孫融昔日見李膺,百世尚以通家稱。
又不見孔融後來薦鴻豫,卵翼方成比行路。
北海平生開酒尊,未應賓客皆若人。
倘令同德更比義,華胄肯以遙遙論。
世間麟鳳雜梟虺,人事會逢總如此。
高平丞相本大賢,尺璧那容寸瑕指。
一朝契家青澗種,轉頭不記龍圖公。
蟈鳴亂磬蠅點素,丞相襟量滄溟同。
歸來端委廟堂上,一眚不捐七世將。
自言曲直何必言,愧死老奴作何樣。
吁嗟此輩何代無,高平堂堂真丈夫。
邵家聞見訂千古,寂寞澗城墳上土。
古台不見秋草衰,卻憶吳王全盛時。千年月照秋草上,
吳王在時幾回望。至今月出君不還,世人空對姑蘇山。
山中精靈安可睹,轍跡人蹤麋鹿聚。嬋娟西子傾國容,
化作寒陵一堆土。
曼倩啼饑桃未熟,綺窗珠樹層陰綠。
上清童子晝臨關,鸞尾掃雲方種玉。
芙蓉畫闌春晝長,簫《韶》一派起迴廊。
八龍未暇送周穆,三鳥遽能迎漢皇。
風雨蒼蒼隔玄圃,不勞西望祠王母。
贈君桃核大如杯,歸植茂陵陵上土。
腰鎌上垅刈黃雲,東家西家麥滿門。
前村寡婦拾滯穟,饘粥有餘炊餅餌。
我聞淮南麥最多,麥田今歲屯干戈。
飽飯不知征虞苦,生長此方真樂土。
秦皇豈無德,蒙氏非不武。豈將版築功,萬里遮胡虜。
團沙世所難,作壘明知苦。死者倍堪傷,殭屍猶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誰為主。縱使骨為塵,冤名不入土。
東門楊柳空盈路。系得征鞍能駐不。暗綠枝頭新過雨。柔絲千尺,乳鶯百囀,似怨行人去。行人去後如何處。去向天邊簉鵷鷺。瑤管瓊台多雅趣。花磚穩上,玉階闊步,肯念人塵土。
瀟灑星郎,吹綠鬢、勝游霞舉。秋又半,月磨雲翳,籟傳風語。太一青黎光對射,中流蕩漾蓮舟舞。戲人間、今夜水精宮,前無古。吾家是,蓬山侶。歌舞袖,蘋花渚。擬問津斜漢,乘槎南浦。謁帝通明今得便,素娥拍手心先許。笑畫闌、三十六宮秋,花如土。
三珠並一珠,驢馬沒人驅。歲月甲庚午,中興戊己土。
射生戶,北山有虎何不射。
豈不聞夏家有女年十五,隨父樵薪入山塢,
父行在前忽遭虎。女見父傷奮不懼,
號泣逐之為虎語。逐之不已虎反顧,
棄其父□銜女去。人言其父死亦苦,
我言最苦是其女。想女失父逐虎時,
眼不見惟見父。射生戶,
我今衙告汝。汝這生,
豈無父與母。勿謂官差尚猶豫,
被爾甲兮張爾弩,況虎殺害人多天已怒。
嗚呼,虎害人多一若怒,
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
十一十二,無處迴避。
十四十五,充塞寰宇。
者邊那邊,或去或祝
一箭上紅心,黃金如糞土。
打破鬼門關,日輪正當午。
一箭中紅心,大地無寸土。
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終者。
令隨悟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淨土。
溥哉孝享,將事於寧。
文武卿士,冠劍在庭。
爰俟帝齋,風霰其零。
風霰不已,鉤陳豹尾。
龍旗太常,立列比比。
帝居路寢,百辟就次。
至於谷旦,漫漫翳翳。
帝入靈宮,左撞黃鐘。
升階置玉,日氣曈鴻。
鴻鴻杲杲,氛駁陰掃。
宿於太宮,月星皓皓。
侍祠之臣,鵠舉鷺振。
或捧其匜,或進其巾。
輔相夾導,俯僂鱗鱗。
圭瓚以陳,登歌以均。
東向虛位,發爵親親。
平明帝還,紫宸序班。
望帝之顏,穆穆閒閒。
簷步廊廊,雪浮陽光。
大楹爛爛,朱陛煌煌。
稱祝萬壽,萬壽無疆,
卻登寶輿,以御端門。
揭雞肆赦,雷動乾坤。
於寺都人,於時婦女。
於時蠻夷,異口同語。
天子萬年,仁聖之主。
臣時執冊,與物鹹睹。
敢播於詩,庶聞九土。
海上採珠人,惟視夜光吐。
攜持以為珍,美價重合浦。
異哉足照乘,慇勤獻明主。
遠物奈不寶,棄之猶糞土。
山兮如慕,水兮如訴,
問故宮兮莽何許。有翼其宇,
有百其堵,中冕旒兮冠佩以序。
邦伯維主,酒醴維醹,
我民兮白毋沴我土。
一生空拽露布,末後又把不祝
滅度不滅度,總非吾弟子,
破布囊盡底翻出。蒼天中更添冤苦,
可惜黃金成糞土。
漢字土的含義
土〈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塊,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變填實,小篆又變為線條。本義:泥土,土壤)
同本義。沉積於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濕時稱泥土,地質學上稱土壤 [soil;earth]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說文》
百谷草木麗乎土。--《易·彖傳》
禹敷土。--《書·禹貢》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周禮·大司徒》
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
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如土石何。
不若燔土。--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土膏微潤。--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土粉(粉刷牆壁用的白堊
土tǔ
⒈沙泥等的混合物:~壤。沙~。泥~。粘~。積~成山。
⒉地域:國~。領~。
⒊故鄉,本地的:~籍。~話。鄉~。年老思~。~生~長。
⒋民間生產的,出自民間的:~產。~布。~專家。
⒌不開通,不時興:~頭~腦。~裡~氣。
⒍五行(金木水火~)之一。
⒎[土著]
1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定地方的人。
2世居本地的人。
⒏[土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⒐[土家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
土du 1.根。《詩.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陸德明釋文:"土,音杜……《韓詩》作杜,義同。《方言》云:"一說,指根之皮。 2.通"杜"。古水名。
────────────────—
土chǎ 1.見"土苴"。
────────────────—
土tu 1.《字彙補.土部》:"土門,北方之族也。"參見"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