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不可減,大無以加。
近在眼睫,遠過天涯。
是著即錯,擬之又差。
缺齒老胡會不得,空攜只履返流沙。
柳枝不折折梅花,帶去吳中舊物華。
白雪黃雲迷雁影,片帆明日是長沙。
水長鷗初泛,山寒茗未芽。
深林聞社鼓,落日照漁家。
渡遠呼船久,橋傾取路斜。
客愁慵遠眺,不是怯風沙。
谷口兩三家,平田一望賒。
春深多遇雨,夜靜獨鳴蛙。
雲暗未通月,林香始辨花。
誰驚孤枕曉,濤白捲江沙。
溪流直傍長堤去,繚亂半山桃李花。
極知渡口好春色,卻下扁舟步晚沙。
梅蕊觸人意,冒寒聞雪花。
遙憐水風晚,片片點汀沙。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雲中郡,今日無雲空見沙。
鏡中雙鬢已非鴉,身在江湖心在家。
道路飄零如柳絮,山川迤邐近梅花。
客行有債頻沽酒,老怕無眠戒飲茶。
昨夜夢歸滄海上,釣竿橫插雁邊沙。
起坐並汀花,空江月自華。
一帆深夜渡,分月過前沙。
晨登吳山上,四望長歎嗟。
借問胡歎嗟?狹路險且邪。
子胥竭忠諫,抉目為夫差。
宰狖善逢迎,越刃復相加。
守正累則多,從人禍亦奢。
遭逢貴明良,不爾俱泥沙。
五家第宅近天家,侍女都封系臂紗。
池上桃開銷恨樹,閤中香進助情花。
風回輦道鸞鈴遠,日射龍顏雉扇斜。
韓虢並騎官廄馬,醉攙丞相踏堤沙。¤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尺璧千丈石,寸金萬里沙。
揀辯俱不得,達磨返流沙。
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前樹未回疑路斷,後山才轉便雲遮。
夜間絕少塵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輕舟系石依蒹葭,春後清江便是家。
蓬底爨煙將稚子,共攜漁網曬晴沙。
雲霞剪作佛袈裟,草座長年靜結跏。
禮罷六時天送供,講來三藏雨添花。
象龍曾赴高僧會,羊鹿誰乘稚子車。
隨處溪山可終老,不愁無地布金沙。
歷窮山底路,渾不見人家。
傍石尋丹鼎,隨雲到玉華。
蝶幽停蕙蕊,鹿飽臥苔花。
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
露柱抽橫骨,虛空弄爪牙。
直饒玄會得,猶是眼中沙。
務簡憑危檻,凝然感物華。
孤村經野燒,極浦見漁家。
灘急舟難渡,山高日易斜。
明時如道在,焉復痛懷沙。
放行把住謾周遮,一段風流出當家。
不是當年漆桶破,爭能撒土又拋沙。
漢字沙的含義
沙〈名〉
(會意。從水,從少。《說文》:「水少沙見。」金文字形,左邊是水,右邊「少」象沙粒形。本義:極細碎的石粒)
同本義 [sand]
沙,水中散石也。--《說文》。字亦作砂。
於沙。--《易·需》。荀註:「水中之剛。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管子·地員》
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北山經》
紅壁丹沙。--《楚辭·招魂》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李白《古風》
綠楊蔭裡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又如:沙蘆(泥沙裡的蘆葦);沙礫(細沙和碎石。也作砂礫);沙壇(沙祭壇);沙路;沙堤;
沙shā
⒈沙子,砂子,極細碎的石粒:~石。~灘。泥~子。
⒉像~子的:~糖。~布。紅豆~。
⒊聲音發啞(不清脆、不響亮):~啞。~聲。
────────────────—
沙sha淘汰,使清除:~汰。將豆裡的石子~掉。
────────────────—
沙suō 1.通"娑"。婆娑。謂盤旋飛舞。 2.通"挲"。摩挲。謂以手搓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