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字結尾詩句,末尾字鉤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鉤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鉤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洞門千尺掛飛流,玉碎珠聯冷噴秋。

今古不知誰捲得,綠蘿為帶月為

華發負滄洲,星霜又一周。

未憑終夜雨,能洗隔年愁。

池草起吟思,樹禽棲屋頭。

空餘壯心在,燈下看吳

休休休,徒悠悠。

釣竿長在手,魚冷不吞

穿雲裂石笛聲秋,興在江湖一釣舟。

貫柳無魚囊有藥,直應是太公

傾城一笑得留人。舞罷嬌娥斂黛愁。明月寶韝金洛臂,翠瓊花珥碧搔頭。晴雲片雪腰支裊,晚吹微波眼色秋。清露亭皋芳草綠,輕綃軟掛玉簾

玉往來神氣住,翁穩跨青騮。風譚氏與劉丘。心歸正覺,個本環洲。火相生鉛汞結,人已達清幽。侗不日上雲頭。風牢把捉,下好吞

錦繡湖山罨畫樓,君家住在小瀛洲。

洞簫吹上花間月,十二珠簾不下

疊萼黃心紫瓣柔,穠薰粉膩入香篝。

應知上苑清和轉,聊為東皇款曲□。

拂拂靚香遺片異,鱗鱗刺葉矮叢抽。

夜長還有人空度,花裡相延月一

一隨菱棹謁王侯,深愧移文負釣舟。

今日太湖風色好,卻將詩句乞魚

斗笠棹邊舟。碧水灣頭放自流。盡日垂絲魚不上,優遊。更覺心松奈得愁。行客語滄洲。笑道漁翁太拙休。萬事要求須有道,何由。教與敲針換曲

少年曾客帝王州,醉倒不知何處樓。

厭飲清歎成逐夜,時邀明月入簾

不須樂府說無愁,不用尊前著杜秋。

已把宦情同嚼蠟,便將世事等藏

溪橋入庭下,杖履可忘憂。

誰識釣璜翁,有時拋直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遊。一條雪浪吼巫峽,

千里火雲燒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流。

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

白蘋風作江頭秋,青鳥夢隨沙水流。

清興十分蓬上月,滿船載入蘆華洲。

斯適意,去來休。

六鰲合負歸來也,煙浪雪翻收釣

自入春來日日愁,惜花翻作為花羞。

呢喃飛過雙雙燕,嗔我垂簾不上

積雨收梅夏,清風度麥秋。

六宮爭獻壽,不覺月沉

灩灩冰輪林上頭,煙鎖霧斂桂花福

要看夜靜天如水,莫遣疏簾不上

歲暮何時更遠遊,劉蕡下第我色羞。

陽春自古難為和,明月如今肯暗投。

宿諾不輕連璧友,新盟借重扞城侯。

九江儻拒黿鰲餌,何處堪人釣

器成因揉木,偃月勢相侔。

適用形雖巧,論材性本柔。

倦憑觀秘籙,趺坐接禪流。

莫效愚溪戮,時多曲似

鉤的釋義

漢字鉤的含義

(會意。從金,從句,句亦聲。「句」,彎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義:衣帶上的鉤。引申為「 釣魚或掛物用的鉤」)

形狀彎曲,用於探取、懸掛器物的用品。可分為釣鉤、掛鉤、帶鉤等 [hook]

鉤,曲也。--《說文》。韻會引作「曲鉤也。」

鉤,曲也,所以鉤懸物也。--《玉篇》

金路鉤。--《周禮·春官·巾車》

申孫之矢,集於桓鉤。--《國語·晉語》。註:「帶鉤也。」

豈謂一鉤金。--《孟子》

竊鉤者誅。--《莊子·胠篋》

以爾鉤援。--《詩·大雅·皇矣》。傳:「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

作刀劍鉤鐔。--《漢書·韓延壽傳》。

鉤(鉤)gōu

⒈彎曲的器具,用於懸掛或探取東西等:火~兒。釣魚~。掛衣~子。

⒉形狀像鉤的東西:~鼻子。蠍子的~兒。

⒊漢字的一種筆形(乙、、等)。

⒋鉤取:把樹上的枯枝~下來。〈引〉探尋,研究:~深致遠(鉤取深處的,使遠處的到來。〈喻〉探索深奧的道理)。

⒌縫紉編結法之一:~邊。~花。

⒍同"gōu一勾

⒉",描繪:~圖樣。

⒎〈古〉一種兵器,像劍而頭部彎曲:吳~(吳國的鉤)。

────────────────—

鉤qu 1.見"鉤町"。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