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蕭寺半遺基,遊客經年斷履綦。
猶有齊梁舊時殿,塵昏金像雨昏碑。
地老天荒元子宅,煙霏霧結魯公碑。
早日文章譽,他年法令師。
官終廷尉府,葬用貳卿儀。
參佐征南畫,哀矜讞獄詞。
平生經濟學,不愧伯喈碑。
三試皆前列,一官何後時。
低回廣文捨,齟齬使君麾。
遇事有如燭,衛生寧及葵。
舊遊成隔世,流涕讀新碑。
疇昔逍遙曳杖時,鑾輿臨哭從官悲。
三朝弼亮推公望,一品哀榮厚葬儀。
陪幄謀猷存故事,出藩慈惠有餘思。
伯喈辭刻雖無愧,還作鄉人墮淚碑。
榮顯宜超躐,威聲憺外陲。
邊疆多嶮歷,麾節兩朝推。
范子甲兵有,張名草木知。
急流緣底勇,路口峴山碑。
妙年收賈傅,白首貴王陽。
志氣文章在,功名歲月長。
遺孫依舊德,故吏滿諸方。
河朔三持節,斯民定不忘。
謫墮神仙侶,飛翔鸞鳳姿,舊逢黃石老,陰許赤松期。
歷歷僧伽記,申申鄧傅詞。
翻然歸海嶠,無復世人知。
〈公少年過泗州,於僧伽塔中見一老僧,謂公歸視祖墓,有白兔者,君當第一人及第,已而果然。
既登科,見張鄧公,為公言:「吾為射洪令,尉捕得一人,疑其行劫,吾覺其非是,釋之,問其所從來,則山中隱者也。
以藥遺我曰:『服紫藥可以終天年而無玻
』且約我貴極人臣。
今子方且貴,慎毋笞辱道人。
」公終身用其言。
轍佐公於大名,親見公言之。
〉從軍在河上,仗鉞喜公來。
幕府方閒暇,歌鍾得縱陪。
它年老賓佐,過國泣樓台。
猶有墳碑在,仍令故客開。
〈今樞密安公厚卿,昔與轍同在幕府,公家方求厚卿作墓碑。
〉
山中雖隱跡,名被世人知。
無策欲干主,有詩還立祠。
水雲通別渚,枳槲蔭空墀。
多少能吟者,焚香為拂碑。
鄉邑賴蓍龜,天胡不憖遺。
與人交樂易,處世事平夷。
甚矣古堂者,傷哉今已而。
撫時懷牧守,忍淚讀劉碑。
弔古有心懷短李,拂塵無力看豐碑。
一紙辟書馳,華年發軔時。
排雲何不到,殞露遽如斯。
幼子不知父,偏親反哭兒。
有書來謁些,忍淚看埋碑。
行冠鄉人品,文為學者師。
黃裳蘊厚德,玉律儼清規。
大節人難奪,嘉謨世莫知。
儀刑不可見,遺列滿豐碑。
檜肉不可食,但增忠義悲。
焚香臨決日,扼腕議和時。
偃月人何在,凌煙草亦知。
曾聞無垢語,刊入墓頭碑。
古者二千石,高車駕青驪。
車前陳曲蓋,車後建朱旗。
金鼓鳴兩傍,壺漿擁通逵。
所以重威惠,所仰撫惸嫠。
景亳實鉅屏,往俾國相之。
國相稱疾還,正值民阻饑。
朝廷急恤養,選守莫與宜。
君嘗曲海陵,政績為眾推。
今授輒辭命,大夫多飛綏。
屢上不得請,飭馭俄輕齎。
既體堯舜仁,又答稷离知。
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
郊原棗已剝,場圃黍可治。
必期寬賦斂,無乃息疲羸。
何當過苦縣,肯暇觀舊碑。
昨夜文星照南極,今朝客省過東維。
錦囊穎脫千年兔,斑管光搖九尾龜。
墨卷風雲隨王氣,恩分雨露出天池。
老夫來草平蠻策,先寫新封楚國碑。
前輩凋零雅道衰,陳巖一叟尚龐眉。
昂藏且伴戴花老,麼麼安知撼樹兒。
警句可編半山集,高風宜配客星祠。
有詩一卷留天地,絕勝征南立二碑。
秋氣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更黃花吹雨,蒼苔滑屐,欄空斗鴨,床老支龜。靜裡跫音,明邊眉睫,蹴踏星河天脫鞿。清談久,頓兩忘妍丑,嫫姆西施。濂溪家住江湄。愛出水芙蓉清絕姿。好光風霽月,一團和氣,屍居龍見,神動天隨。著察工夫,誠存體段,個裡語言文字非。君家事,莫空將太極。散大圖碑。
兒時已見葆真詩,寫誦抄藏不憚疲。
白首始游衡岳寺,扶藜處處讀苔碑。
養成河北賊,挑致海東夷。
空國坐朋字,亂華由黨碑。
當年初賦柏舟詩,正是中原板蕩時。
手挾雛孤歷關險,身邊鴈影到天涯。
五遷才定霜侵鬢,百歲何曾笑展眉。
為報兒孫須努力,墓前他日要豐碑。
漢字碑的含義
碑
(形聲。從石,卑聲。本義:古時宮、廟門前用來觀測日影及拴牲畜的豎石)
豎石 [upright stone]
碑,豎石也。--《說文》
上當碑南陳。--《儀禮·聘禮》。註:「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公室設豐碑。--《禮記·檀弓》
君牽牲…既入廟門,麗(拴)於碑。--《禮記·祭義》
石碑。石上刻著文字,作為紀念物或標記,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稱刻石,漢以後稱碑 [stone tablet]
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
碑 bēi
1~宮、廟門前用來觀測日影及拴牲畜的豎石:既入廟門,麗於~。(《禮記·祭義》)
2刻著文字或圖畫,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的石頭:人民英雄紀念~。
【碑碣】碑。
────────────────—
碑pō 1.見"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