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字結尾詩句,末尾字對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對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對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年時此際,向扁舟同載。風送征帆暮天外。沙汀宿鷺,與波上輕鷗,雙雙處,相喚相呼自在。如今重整棹,煙景依然,誰念輕分繡羅帶。向蓬窗獨坐,不覺徊徨,鷗與鷺、想一齊驚怪。怎生得、今宵夢還家,又譬如秉燭,夜闌相

吾愛石魚湖,石魚在湖裡。魚背有酒樽,繞魚是湖水。

兒童作小舫,載酒勝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復滿來。

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無比焉。

金玉吾不須,軒冕吾不愛。且欲坐湖畔,石魚長相

仲履真吾徒,敏慧出流輩。

比玉無纖瑕,方珠絕微纇。

子心如秋月,皎皎長不昧。

子身如閒雲,出處極自在。

相從逾十年,不見時俗態。

愛子靜而文,喜子和而耐。

語子以玄微,一一能領會。

今子隔重泉,使我增感慨。

酌彼清漳泉,為子供一酹。

魂氣誠有知,歆監儼如

雨氣天末來,暝色江皋起。

層林蔽樓觀,黯淡水雲裡。

匹馬何所從,翩翩五公子。

異時天一方,相遇忽在此。

溫言各慰惜,道舊半悲喜。

熠熠螢度幃,泫泫礎流泚。

他鄉念羇旅,況復餞行李。

一笑未易闌,相望跡千里。

秋江冒后土,余潦滿溝澮。

行人泥沒輈,腐黍亂荒薈。

結客山中游,風雨在顛沛。

崢嶸棟宇下,磊落宜我輩。

還同竹溪逸,笑傲盼庭檜。

繁陰阻杖履。曀曀幾弦晦。

誰能決頑雲,共此明月

佛法贊醍醐,仙方誇沆瀣。

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嚥入腹內。

煦若春貫腸,暄如日炙背。

豈獨肢體暢,仍加志氣大。

當時遺形骸,竟日忘冠帶。

似游華胥國,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萬機皆破碎。

半醒思往萊,往來吁可怪。

寵辱憂喜間,惶惶二十載。

前年辭紫闥,今歲拋皂蓋。

去矣魚返泉,超然蟬離蛻。

是非莫分別,行止無疑礙。

浩氣貯胸中,青雲委身外。

捫心私自語,自語誰能會。

五十年來心,未如今日泰。

況茲杯中物,行坐長相

今夜新月似蛾眉,時還暫去時還歸。

記取臨行重來約,月成鉤時人成

要尋閒世界,不在世界外。

明月與清風,何朝不相

采芝商山秦四皓,像戲橘中為四老。

我疑此畫即其人,有時以酒陶天真。

丹青不知誰好手,作此飲態妙入神。

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錦軸中舒復卷。

細將物色辨人物,乃是晉時劉畢與陶阮。

一琴無弦橫膝上,一琴團團明月樣。

一人持杓坐甕邊,一人手攜文一編,

是中必寫酒德篇。諸君傷時強自遣,

曲生風味況不淺。五胡妖氣蔽神州,

誓江不救中原亂。新亭舉目愁山河,

萬事何如一樽滿。一杯一杯醉復醉,

天地陶陶盡和氣。道術相忘禮法疏,

形骸懶散無機事。此畫流傳知幾載,

生綃剝落精神在。何人為我更作杜陵飲中八仙歌,

將與冰壺主人為此

禪房裡花窠,靜與水石會。

春禽更語默,夏日遞明晦。

紛然眾竅殊,趺坐凜無

出城四十里,古堰若天外。

飛棹清淺中,孤影自相

五兩風輕,移舟向、斜陽島外。最好是、瀟湘煙景,自然心會。倒影芙蓉明鏡底,更折花嗅西風裡。待問君、明日向何州,東南指。人生事,誰如意。剩拼取,尊前醉。想升沈有命,去來非己。菊老松深三徑在,田園已有歸來計。問甚時、重此望歸舟,遠相

下坡黐墮,上坡風鷁退。

歷險雖末勢,未易忘歎慨。

散人吏隱心,下上不雲悔。

摩眼見南山,眾嶺莫謀大。

雲陰巧蔽虧,日御頗隔閡。

誰規山一凹,千室作闤闠。

嵐影暝竹柏,吾廬良好在。

言歸休吾勞,嘯詠山與

心兮如太虛,何惡亦何愛。

吾廬寄吾興,妙處端有在。

於中忘歲時,疇覺屢遷代。

但知曲肱眠,居然樂其內。

無事戶不出,此意誰能會。

更約素心交,攜書靜相

〔圜鍾為宮〕赫赫皇圖,炎炎火德。

侈神之陽,奄有方國。

粢盛既豈,俎豆有飶。

於萬斯年,報祀無

交於神明,內民為貴。

外致其文,亦效精意。

嘉玉既陳,將以量幣。

肅肅雝雝,惟帝之

主人詩豪寄於酒,萬象無非酒之友。

主人酒豪寄於詩,萬象無非詩之題。

若為詩酒興俱發,平時泛愛今一割。

不問其他偏問月,月不長如日星然。

乍望乍朔乍晦弦,要之缺者多於圓。

主人乘風踏鵬背,方在急流俄勇退。

似月之明居以晦,舉酒相邀傾酒醉。

問耶耶此其概,收光反耀照其內。

妙與道俱不容喙,主人無問月無

石城雙水門,落日遠江介。

春潮風雨飛,暮寒洲渚帶。

流雲蒼翠裡,緒風簫鼓外。

分披悟曾歷,合沓迷新屆。

宿霧緬余丘,生洲隱遙派。

地脈有虧成,物色故明昧。

曲折神易傷,幽清境難會。

江花莞流放,岸草淒行邁。

不見林中人,自撫孤琴

雞見便鬥,犬見便咬。

殿上鴟吻,終日相

陰陽無停機,寒暑迭更代。

迅商俄慄憀,炎官亟斂退。

巖壑有餘妍,雨晴皆可愛。

迫迮紅塵海,適喜翠屏

何處尋仙隱,樓居出世間。

洞天藏福地,丹水接青山。

樹掛崖腰石,苔封石齒班。

午窗經卷寂,長□□□。

對的釋義

漢字對的含義

(會意。從口,從「丵」,即,古「叢」字,像草木叢生。),從寸。寸,法度也。漢文帝以為責對而偽,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從土。本義:應答)

同本義 [answer;reply]

對,答也。--《廣韻》

聽言則對。--《詩·大雅·桑柔》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論語·述而》

唐且對曰:「臣未嘗聞也。」

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對。--《儀禮·士冠禮》。註:「應也。」

對曰:「非禮也敢辭。」--《儀禮·曲禮》。註:「答問也。」

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三國演義》

又如:無言以對;對當(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