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字結尾詩句,末尾字纓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纓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纓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卜築共山功欲成,新河入縣巧相縈。

誰將畚鍤千夫力,添上園林一倍清。

生長魚蝦供晚饌,噶鵝鴨放春聲。

為鄰有意非今日,丐我餘波伴濯

我酒且緩傾,聽君放歌行。

君歌意何苦,慷慨陳平生。

少為鬥雞兒,鮮裘奪春明。

走馬出飛彈,撇捩誇身輕。

氣服諸俠徒,不倚父與兄。

落花錦坊南,美人理妝迎。

綠雲晚不度,樓上鳴瑤箏。

酒酣迸五木,脫帽呼輸嬴。

及壯家已破,狂游恥無成。

太白犯紫微,三辰晦光精。

金鏡偶淪照,干戈起紛爭。

中原未失鹿,東海方橫鯨。

遂尋鬼谷師,從之學言兵。

石室得《陰符》,龍虎隨權衡。

業成事燕將,遠戍三關營。

巖谷雨雪霏,哀獸常夜鳴。

撫劍起流涕,軍中未知名。

奇勳竟難圖,回臨石頭城。

石頭何壯哉,山盤大江橫。

黃旗想王氣,玉樹聞歌聲。

晚登臨滄觀,惻愴懷古情。

覽時識禍機,不因憶蓴羹。

飄然別戎府,震澤還東征。

歸來訪鄉閭,亂余掩蓬荊。

舊宅人已改,荒池泉尚清。

瘦妻倚寒機,正歎伊威盈。

從茲謝行役,閒園事躬耕。

懶求薦辟書,傲然揖公卿。

衰蕙吊蟋蟀,柔桑喚鸝珝。

閉門節屢變,壯魄空潛驚。

昔同徒步人,十年擁麾旌。

鴻毛獨未順,蹭蹬違霄程。

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竽不解奏,楚璞何由呈。

顧余雖腐儒,當年亦崢嶸。

小將說諸侯,捧槃定從盟。

大欲千萬乘,獻策登蓬瀛。

洪瀾阻川途,浮雲蔽天京。

終焉困澤畔,日暮吟蘺蘅。

賤貧此時居,復與喪亂並。

何殊九月中,嚴霜折枯莖。

頗聞君子心,道窮貴益貞。

己志不獲施,安用軒裳榮。

今晨喜逢君,有壺對前楹。

風日初澹沲,櫻桃作繁英。

適意不一醉,屑屑徒悲縈。

達人若相遇,大笑絕冠

滑滑春泥滿郡城,出門騎馬不堪行。

未能學道從緱母,且復忘憂對曲生。

流水小池垂釣影,春風深巷賣花聲。

停雲賦罷心如渴,安得滄浪濯我

寺門幽獨停江城,江水清含地氣清。

司岸樓台人醉死,繞階松竹夏寒生。

路經橋遠塵難過,僧占閒多俗不爭。

唯有行吟憔悴客,這回須去濯長

蒼巖高郁盤,下有千仞傾。

當時捐佩侶,寄此琤琮聲。

坐石風露晚,心與秋月明。

滄浪若可濯,勿負冠上

孟冬陰氣交,兩河正屯兵。煙塵相馳突,烽火日夜驚。

太行險阻高,挽粟輸連營。奈何操弧者,不使梟巢傾。

猶聞漢北兒,怙亂謀縱橫。擅搖干戈柄,呼叫豺狼聲。

白日臨爾軀,胡為喪丹誠。豈無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黃雲郁崢嶸。坐馳悲風暮,歎息空沾

昧谷含涼景,環塗進晚程。

角聲呼月出,鞭影御風行。

雲樹故多思,暗泉偏有情。

臨關不得下,回首愧塵

山石古來色,河流無盡聲。

行舟自往返,群木幾枯榮。

狂象調難伏,空華滅復生。

我來何所得,聊此濯塵

飯顆從嘲瘦,湘流獨佔清。

失身到東閣,聊復對簪

孝友尊前哲,詞章裕後生。

析台真御史,槐市大司哉。

騏驥風方力,艅艎浪忽傾。

山寒丹旐急,識者為沾

日邊清切以文鳴,立對朝陽欲問程。

筆落生春變寒谷,詩來將喜破愁城。

簷前水到乘槎便,天際山橫與檻平。

準擬公歸道過此,小留觴詠集簪

舊遊憶鼓湘湖棹,日淨風微江練平。

小艇曲穿花底出,游魚相伴鏡中行。

別來漫想心徒切,畫裡重看眼亦明。

素石蒼松是何處,願從巢父濯冠

日暮漁樵散,山空河漢明。

柝聲悲未夜,戎馬閉孤城。

去國美人盡,感時黃葉生。

酒杯徒自好,極目一沾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行行便濯

寶剎開初地,滄浪繞故城。

芰蓮俱野色,鳧鴇各秋聲。

岸闊煙無著,窗虛日易明。

歸驂誰訝久,正為濯塵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

雲影曈曚雨弄晴,山頭小立聽溪聲。

不驚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鳴。

氣逼衣裳秋暑薄,光搖林藪午風輕。

法身清淨元無垢,何用臨流更濯

短彴疏籬入野扃,竹煙松露滿襟清。

奔湍激險飛寒響,弱蔓穿深掛晚英。

惜去更觀曾畫壁,記來重注舊題名。

門前便是紅塵道,誰肯同過洗俗

應是少微星,又雲嚴君平。

浩歌七十餘,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

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讀易夢周公,大得天地情。

養志學浮丘,久鏈日月精。

壽存金石性,嘯作鸞鳳聲。

陰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當換金骨,五雲朝玉京。

有客淳且狂,少小愛功名。

非謂鐘鼎重,非謂簞瓢輕。

素聞前哲道,欲向聖朝行。

風塵三十六,未作萬人英。

乃聞頭角者,五神長戰爭。

禍福有倚伏,富貴多虧盈。

金門不管雋,白雲宜退耕。

人間有嵩華,棲之比蓬瀛。

芝田春藹藹,玉潤畫錚錚。

峰巒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月壑認瑤池,花巖列錦城。

朱弦冉冉奏,金醴遲遲傾。

相勸綺季徒,頹玉信縱橫。

此樂不尋常,何苦事浮榮。

願師先覺者,遠遠濯吾

千丈森森螺砢生,風來巖壑韻琮琤。

耳根一洗俗塵淨,木末時聞天籟鳴。

洶洶銀濤朝拍岸,蕭蕭鐵馬夜還營。

山中宰相慇勤聽,說與傍人笑絕

纓的釋義

漢字纓的含義

(形聲。從糸,嬰聲。本義:繫在脖子上的帽帶)

同本義 [cap or hat ribbon]

纓,冠系也。--《說文》

鮮冠組纓,絳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楚辭·漁父》

戴朱纓寶飾之帽。--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纓冠(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於頭上。形容極為急迫,來不及整束)

綵帶,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纓徽(婦女所佩的香囊)

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引申指繩索 [leather ribbon]

鹹龍旂而繁纓。--張衡《東京賦》。薛註:「纓,馬

纓yīng

⒈線、繩、綵帶等做的裝飾品:綵燈~子。紅~槍。慷慨淚沾~。

⒉像纓的東西:蘿蔔~兒。蒜苗~子。

⒊長帶,拘捆人的繩子:長~在手。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