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臨江輦路長,葳蕤遙望翠華張。
衣冠隔岸催鵷序,舸艦中流列雁行。
魚躍蒼波贍御座,鳥啼春樹識天香。
時巡百度稽虞典,不奏橫汾禮樂章。
清廟嚴更夜未央,珠星璧月璨殊光。
香飄黃道移天步,燭引紅紗轉殿廊。
祼薦交神諸室醉,駿奔執豆庶羞芳。
都人報道君王喜,淨睹和鑾入建章。
褰帷暫駐小山邦,正值芳春百卉香。
洞徹胸襟欺雪月,英豪名譽冷風霜。
評分曲直奸人畏,詩費賡酬竟日忙。
寒士無聲增重處,珠璣璀璨易平章。
化原坊裡尚黌堂,聞道蘇仙有奉嘗。
想見當年行樂處,牙旗鐵馬照金章。
佳晨登賞喜還鄉,謝宇開筵晚興長。滿眼黃花初泛酒,
隔煙紅樹欲迎霜。千家門戶笙歌發,十里江山白鳥翔。
共賀安人豐樂歲,幸陪珠履侍銀章。
鐘鼓考擊殷夜床,我方咽藥不下吭。
苦思一語緩吾縛,重遭縛急如縛羊。
平生兩眼大如鏡,白首讀律無精光。
商君入秦禍始大,文武之道幾滅亡。
文人廢經寧廢律,何者百谷無稻粱。
春風二月錦官寺,夢繞十年新學常
蓮房密室僅千講,傳疏狼籍酬朱黃。
如恆山蛇救首尾,弗學饑鼠吟空牆。
我生不願文字習,亦不願學屠龍方。
半窗睡美君勿聒,自有雲月供平章。
黑甜政飽誰剝啄,手提楸枰敲軟玉。
浩浩胸中龍虎韜,冷笑局邊人射鵠。
粵昔嘗聞黃石公,圯橋一卷豈易通。
報韓孺子未傳者,秘謀猶有在江夏。
君今寓意在弈棋,計畫何止六出奇。
長驅席捲容易取,不羨宣城與別墅。
皇家今欲復土疆,煩公赤手縛鬼章。
鬚髮老而覆霜,心念淨而發光。
妙照混三世,幽靈空十方。
口吞諸佛而不為大,舌拄梵天而不覺長。
剎塵無間說,鷗鳥不亂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妙絕虛明萬里光,融融靜靜渺茫茫。
其間變化無蹤跡,卻有方圓與短長。
仰首看空閒顧盼,聚頭竊語足商量。
竹稍忽作瀟然韻,正是雲門第一章。
向來相與處,欲說淚先滂。
笑席平交等,名鞭夙許長。
宦游成離索,歸見及康強。
如今果何日,忍聽歌些章。
壓江揖翠鎮庚方,一帶藍光屬豫章。
昔在英谿識仇遠,憶意別來陵谷變。
死生契闊不相知,一十四年如過電。
蓮花峰下得重逢,老色駸駸驚上面。
袖出新吟數百篇,非特清新更奇劍
我道風流似謫仙,定知當上金鑾殿。
愛才未必無明皇,薦聞亦有賀知章。
帥幕群才賴激揚,衰遲猶喜後升堂。
雷封局縮聊償債,袞字褒嘉但寸長。
再試真成不龜藥,九言終佩辟邪香。
龍門夢斷誰知己,幾誦桑阿賦末章。
雪氣侵人臥欲僵,苦勞明府到藜床。
主賓問答皆情語,何用閒名入薦章。
秋天碧雲夜,明月懸東方。皓皓庭際色,稍稍林下光。
桂華澄遠近,璧彩散池塘。鴻雁飛難度,關山曲易長。
揆予秉孤直,虛薄忝文昌。握鏡慚先照,持衡愧後行。
多才眾君子,載筆久詞常作賦推潘岳,題詩許謝康。
當時陪宴語,今夕恨相望。願欲接高論,清晨朝建章。
高臘頷髭霜,棲閒寄寶坊。
秘園金側布。薰夾字旁行。
賜服恩華重,分燈祖意長。
祗陀學久遍,餘力在雕章。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四座且勿歌,聽我白雪詩。
天地於降雪,其功大艱難。
去年暖風日,冬在春已還。
山屏盡深碧,危溜聲亦潺。
草萌各已動,梅花開最繁。
爐火殆可謝,衣絮誰復言。
推排臘已過,一變天更寒。
飄風動木石,激射難出關。
深房擁高燎,領肘曾不溫。
仰視雲壓疊,垂欲藉屋山。
元氣不復呵,飛鳥折羽翰。
誰排河漢流,欲墮莽蒼間。
道為黑風遮,凝凍無住著。
紛紛成片縷,六出非刻削。
初時漏余滴,雜雨猶可惡。
迤邐縱飛灑,熊狀不可名。
或稀若有待,或密似李索。
或弱久宛轉,或狂自軒騰。
群來信汗漫,孤飄亦零叮
屋角初漸斑,瓦溝忽皆平。
坳漥一已滿,茅茨壓將傾。
樹木遍封裹,岡山助崢嶸。
階除斷纖穢,池台有餘清。
流塵寂已掩,物象窅皆明。
廚煙或中鑱,裡表仍孤擎。
長街隱缺甃,荒城混觚稜。
沙水渺相合,扁舟在圖屏。
啄草鳥雀蹤,篆字貴縱橫。
頓驚宇宙內,侈麗皆天成。
引望誰倚樓,秀色亂目睛。
永懷衡門士,辛苦守六經。
山藜不充腹,筆硯久已冰。
柔茵坐中堂,誰問公與卿。
世事泊無意,燭換猶飛觶
文犀壓朱箔,陽春謝秦箏。
所處殊處所,苦樂固異情。
誰致此不齊,上天意何營。
蒼蒼不可問,奕奕灑未停。
明晨起相處,寒日已滿窗。
井甃破圓素,砌苔還故蒼。
萬物去覆冒,顏色皆復常。
融為大田水,其流日滂滂。
方塘接深甽,澄徹碧玉光。
豈惟癘疫消,庶驗百谷祥。
願彼守經士,幸可繼糗糧。
憂民既非職,空致新詩章。
世俗佛如湯,公於靜處藏。
忘機身不老,無事日偏長。
地僻松篁密,僧疏殿閣涼。
何須有妻子,涕泣似王章。
秋聲浩蕩夜淒涼,卻喜田家熟稻糧。
千里江湖隨薄宦,滿城風雨近重陽。
菊花漸拆青青蕊,桂樹獨飄粟粟香。
幸是催租人未至,尊前聊為足成章。
巖廊拱神聖,岳牧用才良。
委寄晉藩鎮,飛騰漢省郎。
縑推非矯激,綿蕝豈尋常。
花粲揮毫玉,風生漱齒霜。
兒童騎截竹,父老候甘棠。
五馬晴熏細,雙旌曉月涼。
清香凝燕寢,春草夢池塘。
乳哺蘇民瘼,生薪束吏行。
謝樓山色淨,孤嶼海天長。
信美毋多戀,遄歸覲建章。
漢字章的含義
章
(會意。從音十。音指音樂,「十」是個位數已終了的數,合起來表示音樂完畢。本義:音樂的一曲)
同本義。今稱「樂章」 [a song]
章,樂竟為一章。--《說文》
讀樂章。--《禮記·曲禮》。疏:「謂樂書之篇章。」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前赤壁賦》
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史記·呂太后本紀》
又如:章夏(古代樂章名。「九夏」之一)
棵;根 [a tree]
山居千章之材。--《史記·貨殖列傳》
章
在繪畫或刺繡上,赤與白相間的花紋叫「章」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章zhāng
⒈音樂的一曲,詩歌文詞等的段落:樂~。篇~。請看第三~。〈引〉作文或作品的一篇:做文~。下筆成~。
⒉封建時代呈給皇帝的奏本:奏~。
⒊規程,條款,條理,法規:~程。規~。簡~。黨~。約法三~。雜亂無~。訓~明法。
⒋印鑒:印~。蓋~。
⒌標誌:證~。袖~。
⒍花紋:黑質而白~(質: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