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苑珍林蔚絳霄,圍城不復禁芻蕘。
舳艫歲歲銜清汴,才足都人幾炬燒。
才有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
脫蕊收將熬粥吃,落圌仍好當香燒。
秋雨漫漫夜朝復,可嗟蔀屋望重霄。
遙知宴坐無餘念,萬事都從劫火燒。
將來書信手拈著,
燈下姿姿觀覷了。
兩三行字真帶草,
提起來越心焦。
一半兒絲撏一半兒燒[1]。
欲見道人非一朝,杖藜無路到青霄。
千巖萬壑排風雨,想對桐爐柏子燒。
一旱經春草木焦,朱櫻結子獨盈條。
盤中宛轉明珠滑,舌上逡巡絳雪消。
仰囁佳人露猶濕,偷銜啼鳥語尤嬌。
南方荔子爭先後,羞見炎風六月燒。
三面接漁樵,前門向郡橋。岸沙崩橘樹,山徑入茶苗。
夜擁軍煙合,春浮妓舸邀。此心無與醉,花影莫相燒。
料理新陽在此朝,休文但覺帶寬腰。
懶將漫刺巡門到,病怕時人舉酒邀。
強裹青衫空自累,滿簪白髮不相饒。
冥心久矣隨天付,九轉還丹不用燒。
蒼生慟哭入雲霄,內苑瓊林已作樵。
打斷六更天未曉,禁庭兩桁籸盤燒。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內苑珍林蔚絳霄,圍城不復禁芻蕘。
舳艫歲歲銜清汴,才足都人幾炬燒。
長貪山水羨漁樵,自笑揚鞭趁早朝。
今日建谿驚恐後,李將軍畫也須燒。
玉堂全不限常朝,臥待重城宿霧銷。
翻憶故山深雪裡,滿爐枯柏帶煙燒。
二十年前學採樵,採樵只採嫩枝條。
何如斫倒大松樹,勾得三年兩載燒。
白的的,清寥寥。
水不能濡,火不能燒。
順俗唯團轉,居中莫動遙愛君心不惻,猶訝火長燒。
一間茅屋元無主,付與山頭野火燒。
因嫌蹤跡混塵囂,腰斧高歌去採樵。
欲效買臣無貴骨,何如王質有仙標。
丁丁伐木空山外,軋軋肩薪小逕遙。
一任雪天霜月夜,且將帶葉地爐燒。
盡道先師今日死,誰知今日是生朝。
不知卻有何憑據,紫柏黃檀一處燒。
黃雀初肥入口銷,玉醅新熟得春饒。
主人更恐香無味,沉水龍涎作伴燒。
漢字燒的含義
燒
(形聲。從火,堯聲。本義:使物著火)
同本義 [burn]
燒,爇也。--《說文》
雛燒。--《禮記·內則》。註:「燒煙,於火中也。」
齊之北澤燒火。--《管子·輕重甲》。註:「獵而行火曰燒。」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唐·白居易《賣炭翁》
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資治通鑒》
又如:乾柴好燒;他把衣服燒了一個洞;燒葬(燒焚祭品);燒丹煉汞(道家用硃砂水銀等物煉成金丹以求長生不老);燒糊了卷子(喻外貌醜陋);燒埋錢(燒化埋葬死人的費用);燒冷灶(敷衍不得時的人);燒利市(商人在開始營業時燒紙祭獻福神);燒琴煮鶴(比喻糟蹋美
燒(燒)shāo
⒈使物體著火:~ 火。燃~。
⒉用熱能使物體受熱起變化:~瓦。~飯。~湯。
⒊烹飪方法之一:炒煎~炸。蘑芋~鴨子。
⒋發熱,體溫升高:發~。高~。~退了。
⒌用肥過多,致使植物枯萎、死亡:~了秧蔸。
────────────────—
燒shao 1.放火燒野草以肥田。 2.泛指野火。 3.指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