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上潮來去。花落花開六橋路。三竺三茅鍾曉暮。當年夢境,如今故國,不忍回頭處。他誰做得愁如許。平地波濤挾風雨。往事淒淒都有據。月堂笑裡,夕亭話後,自是無人悟。
商風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颼飀青松樹。松風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聲意去復還,九變待一顧。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
乏才叨八使,徇祿非三顧。南服頒詔條,東林證迷誤。
未聞述職效,偶脫囂煩趣。激水浚坳塘,緣崖欹磴步。
西巖煥朝旭,深壑囊宿霧。影氣爽衣巾,涼颸輕杖履。
臨高神慮寂,遠眺川原布。孤帆逗汀煙,翻鴉集江樹。
獨探洞府靜,恍若偓佺遇。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顏石戶啟,杳靄溪雲度。松籟韻宮商,鴛甍勢翔溯。
津梁危彴架,濟物虛舟渡。環流馳羽觴,金英妒妝嫭。
笳吟寒壘迥,鳥噪空山暮。悵望麋鹿心,低回車馬路。
懸冠謝陶令,褫珮懷疏傅。遐想蛻纓緌,徒慚恤襦褲。
福盈禍之倚,權勝道所惡。何必棲禪關,無言自冥悟。
沖和牧養循天數。暗契運行躔度。陰陽戀態,風雷雲電,相凝作澍。點滴靈源注。遍澆溉、宿塵難污。顯曲江瑩靜,烏擒玉兔,桂柯宿、吐紅霧。二氣氤氳結聚。散金光、三曲密佈。煉成健體,童顏滋潤,飛行餘裕。神變超塵,趣表清淨,真容全露。是劫來一段,通天活計,在人人悟。
夫亡子幼如月魄,摧盡蛾眉作詩客。
二十餘年刮地寒,見兒成人乃禪寂。
萬事新新不留故。
瘦籐六尺持門戶。
煩惱林中即是禪,更向何門覓重悟。
述職期闌暑。
理棹變金素。
秋岸澄夕陰。
火旻團朝露。
辛苦誰為情。
遊子值頹暮。
愛似莊念昔。
久敬曾存故。
如何懷土心。
持此謝遠度。
李牧愧長袖。
卻克慚躧步。
良時不見遺。
丑狀不成惡。
曰余亦支離。
依方早有慕。
生幸休明世。
親蒙英達顧。
空班趙氏璧。
徒乖魏王瓠。
從來漸二紀。
始得傍歸路。
將窮山海跡。
永絕賞心悟。
勇為江海行,風波曾不懼。
但欲尋名山,扁舟無定處。
南有鵬若鴞,嶮有石若鋸。
毒草見人搖,短狐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遠饒瘴霧。
東土乃濱海,蜃鼉仍可怖。
殼物怪瑣屑,蠃蜆固無數。
鹹腥損齒牙,日月復易飫。
二方既若此,往矣無久駐。
竟當西北來,醇酎炙肥羜。
夏不厭漿酪,冬不厭雉兔。
勿言專口腹,口腹人所務。
天台信奇偉,石橋非坦步。
廬岳趣最幽,飢腸看瀑布。
此致雖為高,實亦難久慕。
君行聽我言,不聽到應悟。
寰海沸兮爭戰苦,風雲愁兮會龍虎。四百年漢欲開基,
項莊一劍何虛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歸明主。
項王足底踏漢土,席上相看渾未悟。
灑掃陽關路。開闡陽關戶。此個陽關無點塵。堪餞陽關侶。既得陽關趣。怎肯陽關祝放出陽關成道人,起自陽關悟。
山空素月出,天淨涼雨祝
群蟬鳴已息,靈籟稍微度。
筧竹咽遠水,鄰燈映深樹。
念茲棲棲者,何由了玄悟。
短景相催何太促。麗日和風,又送春光暮。漸聽流鶯枝上語。綿蠻似把衷情訴。昨日花開紅滿樹。今已飄零,狂蕩逐飛絮。奉勸遊人生覺悟。
老氏之流沙,莊生蘧然臥。
寥寥宇宙間,疇能體純素。
大道本無垠,陰陽互為戶。
有欲觀化樞,無名探氣祖。
心生如有因,亦復為心誤。
少小涉人塗,蹀躞半生度。
終將契玄虛,愧此衰年悟。
每上襄陽樓,遙望龍山樹。郁茀吐岡嶺,微蒙在煙霧。
下車歲已成,飾馬閒餘步。苦霜裛野草,愛日揚江煦。
雲對石上塔,風吹松下路。禪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兒童共戲謔,猿鳥相驚顧。南識桓公台,北望先賢墓。
世上人何在,時聞心不祝但傳無盡燈,可使有情悟。
青山流水迢迢去。總是東風往回路。送得春來春又暮。鶯如何訴。燕如何語。只有春知處。時光漸漸春如許。何用憐春怕紅雨。到處空飛無實據。花開也好,花飛也好,此意須雙悟。
覺聞浴鼓聲,眾散我徐赴。
石槽溫泉湧,赤腳躡雲霧。
振及新筍林,岸幘古松樹。
脫然得輕安,水因本無悟。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涼蘚引深步。
石橋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層戶。
入門已欣然,但恐所見阻。
更須上高樓,霽影蒙薄霧。
急風層巔起,霧破山缺處。
青林一點明,炯炯白鳥度。
獨坐不須禪,山水得妙悟。
春花爛漫,春光欲暮。
杜宇聲聲,送春歸去。
諸人何不向這裡眼明心悟。
修行須是身衣布。受寂寥餐素。道心不與眾心同,絕憂愁思慮。內中認取金懷聚。並開明玉兔,赤鸞抱住黑龜精,這些兒誰悟。
身浮漚□草頭露,實見卓立中流柱。
世綱走逃如脫兔,菩提了了無他路。
迷人捐軀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諸佛菩薩慈憫故,教以一捨無復齲
顯公超然知落處,功德銷磨貲萬數。
一簞一缽朝昏度,佛事日富貧非慮。
如是降心如是住,哎噦自蓄與蟲蠹。
風清松竹相爾汝,誰其嗣之需一悟。
此泉何以珍,適與真茶遇。
在物兩稱絕,於予獨得趣。
鮮香籌下雲,甘滑杯中露。
當能變俗骨,豈特湔塵慮。
晝靜清風生,飄蕭入庭樹。
中含古人意,來者庶冥悟。
漢字悟的含義
悟
(形聲,從心,吾聲。本義:理解,明白)
同本義 [understand]
悟,覺也。--《說文》
悟彼蟋蟀唱。--《文選·謝混游西池詩》
慧然獨悟。--《素問·八正神明論》
未悟見出,意不自得。--《後漢書·張酺傳》
悟已往之不諫。--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聞而悟之。--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悟前狼假寐。--《聊齋誌異·狼三則》
悟大光明法。--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又如:覺悟(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認清);悟心(悟性。對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宗(明瞭、會通佛理之宗旨);悟悅(因了悟而喜悅);悟理(領會道理)
悟wu
⒈理解,領會,明白:領~。已~。
⒉覺醒,睡醒,泛指醒過來:覺~。醒~。新~。恍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