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初無作吏能,卻因作吏遠詩朋。
與君交訊欠逢雁,知我懷人獨是僧。
客枕夢殘聽夜雨,鄉心愁絕對秋燈。
何時歲老梅花下,石鼎分茶共煮冰。
世亂謀生拙,村深食淡能。
沙蔬羹白煮,山稻飯紅蒸。
暑豉方傳友,寒糟共學僧。
庖廚尚如此,未歎室生冰。
村裡風回市裡聲,月中人看雪中燈。
滿城只道歡猶少,不道譙門冷似冰。
畫琳琅兮黃金繩,帝監觀兮燕清寧。
聞不聞兮皦無際,毛髮竦兮心為冰。
郊居人事絕,倦暑每晨興。
蓮□池中佛,筍供林下僧。
吟餘厭蟬噪,望遠喜禾登。
朝市忘懷久,何勞羨賜冰。
豪傑多自悟,不待文王興。
四方有餘師,十厔豈無朋。
我老不知時,早歲誰誤稱。
歸來理茅屋,對客食藜蒸。
遇渴即飲水,何嘗問淄澠。
冠裳強包裹,毀譽如飛蠅。
植根久已爾,苕穎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無水知消冰。
一色琉璃碧簟橫,更無觴豆引飛蠅。
從渠日氣如湯烈,不礙盆中數尺冰。
寫月無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
芳尊徒自滿,別恨轉難勝。客似游江岸,人疑上灞陵。
寒更承夜永,涼景向秋澄。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閒想白雲外,了然清淨僧。
松門山半寺,夜雨佛前燈。
此境可長住,浮生自不能。
一從林下別,瀑布幾成冰?
曙爽行將拂,晨清坐欲凌。別離真不那,風物正相仍。
漫水任誰照,衰花淺自矜。還將兩袖淚,同向一窗燈。
桂樹乖真隱,芸香是小懲。清規無以況,且用玉壺冰。
橫眉豈奪蛾眉冶,不料仍違眾女心。
詛咒而今翻異樣,無如臣腦故如冰。
聞向蓬萊宿,鰲峰第幾層。
秋聲暗葉雨,殘夢空堂燈。
推枕感孤雁,抽琴彈壞陵。
誰知廣文直,桃簟冷於冰。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業還欺習彥威。
手把新詩說山夢,石橋天柱雪霏霏。
只是危吟坐翠層,門前岐路自崩騰。
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
離磧雁沖雪,渡河人上冰。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鄰牆砧杵送秋聲,雲掩香幃六曲屏。
燈下回文題未就,梅花明月一床冰。
達曉寢衣冷,開帷霜露凝。風吹昨夜淚,一片枕前冰。
十五日已前,藏身處沒蹤跡。
十五日已後,沒蹤跡處莫藏身。
正當十五日,布袋頭開,
全身顯露。不憐鵝護雪,
且喜{左蟲右葛}入冰。
草根何處不蟲聲,燈火昏昏獨掩屏。
有約不來過夜半,煮茶敲碎一池冰。
漢字冰的含義
冰
(會意。從冰,從水。金文作「冰」。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後,體積增大,表面上漲(上拱)形。《說文》:「凍也,像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變成。從「冰」從「水」的會意字,於是「冰」就專用作部首。本義:水凍結而成的固體)
同本義 [ice]
冰,水堅也。--《說文》
履霜堅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詩·邶風·匏有苦葉》
冰者,陰之盛而水滯者也。--《漢書·五行志》
冰,水為之。--《荀子·勸學》
冰解而凍釋。--《管子·五行》
公徒釋甲,執冰而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鎮);冰麝(冰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