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香城溪水邊,冠霞飛閣切雲煙。
從軍樂事猶吾土,底用銷憂賦仲宣。
今春少晴天,雨聲常綿延。
曉來羲車展雲出,射我屋瓦生蒼煙。
憶昔既冠時,壯志平幽燕。
先王手扶太極起,餘事未竟騎星躔。
誓將膽與腸,剖析帝座前。
出師無定董郭薦,此老妙處心默傳。
甲庚子亥系宿業。古來局殺英與賢。
蒼華蕭蕭藥裹側,不見轉盼霜滿顛。
因念夢境中,此亦非小緣。
枉教心無片餉息,形氣自賤慾火然。
一根返源六根了,如何不遣情勾牽。
今朝好春風,歌鳥如管弦。
花香舒錦機,次第鋪我園。
柳柔曳金繩,高下拂我船。
伸臂攬六龍,莫過桑榆邊。
披猖車尾霞,丹碧如旂旃。
幻作萬石酒,爛醉三千年。
世間生列俱掃空,況復戲弄冕與軒。
江西揚子雲,道院方晝眠。
來收拆半月,欲報懶欲忺。
許我詩五十,方得見六篇。
清腴似陶謝,尤覺詞精便。
尤陸二丈人,和答尚未全。
賤子焉敢繼,口誦心膂鐫。
此月小築成,南湖向西偏。
規模從簡儉,門牆抵人肩。
池亭巧相通,萬竹夾澗泉。
風月豈易量,肯換閒憂煎。
懷公不能休,語盡終難宣。
郡樓邀會樂豐年,極目山川思浩然。
才子登臨嗟昔別,使君藩屏值新遷。
前峰綠霧藏丹葉,別浦平沙襯碧漣。
不但醉吟湘與麓,魯歌崧漢美周宣。
神龍逝不返,永永淪赤山。
九陰黯莫測,揚輝久矣難。
靦瑜馳十貴,十貴誰不然。
魏父床夜光,咄咄起憂患。
楚王非賤貨,和氏坐摧殘。
時議重瓴甋,焉用誇璵璠。
懷壁已賈罪,況復滋琢刊。
孚采乃憎命,明溫以煩冤。
傳語後世人,寶器無為宣。
千畦抱甕園,一酌癭尊酒。
惟有沃洲僧,時過杏溪叟。[李益]
追歡君適性,獨飲我空口。
儒釋事雖殊,文章意多偶。[廣宣]
興運昔有感,建祠北山巔。雲雷初締構,日月今悠然。
紫氣尚蓊鬱,玄元如在焉。迨茲事追遠,輪奐復增鮮。
洞府香林處,齋壇清漢邊。吾君乃尊祖,夙駕此留連。
樂動人神會,鍾成律度圓。笙歌下鸞鶴,芝朮萃靈仙。
曾是福黎庶,豈唯味虛玄。賡歌徒有作,微薄謝昭宣。
周王東定日,虞後北巡年。
虎旅陰山轉,龍舟夜壑遷。
珠丘開白壞,琳殿甗玄泉。
示儉裁流水,崇威迥跨邊。
雲中分地脈,斗極應星躔。
弓墮天難陟,冠游月尚還。
光靈六聖扈,警蹕八神傳。
南至恭明祀,東曹簡上賢。
瞻依徒欲贈,淒惻未能宣。
鬱鬱山中客,知名四十年。恓惶身獨隱,寂寞性應便。
世業公侯籍,生涯黍稷田。籐懸讀書帳,竹系網魚船。
已種千頭橘,新開數脈泉。閒遊摧酒遠,幽語向僧偏。
入洞題松過,看花選石眠。避喧長汩沒,逢勝即留連。
自古多高跡,如君少比肩。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傳。
昔日交遊盛,當時省閣賢。同袍還共弊。連轡每推先。
講序居重席,群儒願執鞭。滿堂虛左侍,眾目望喬遷。
才異時難用,情高道自全。畏人顏慘澹,疏物勢迍邅。
賢者聞知命,吾生復禮玄。深藏報恩劍。久緝養生篇。
憔悴眾夫笑,經過郡守憐。夕陽悲病鶴。霜氣動饑鸇。
處士誰能薦,窮途世所捐。伯鸞甘寄食,元淑苦無錢。
策蹇秋塵裡,吟詩黃葉前。故裘余白領,廢瑟斷朱弦。
志氣終猶在,逍遙任自然。家貧念婚嫁,身老戀雲煙。
放逸棲巖鹿,清虛飲露蟬。鄭逃秦谷口,嚴愛越溪邊。
霄漢予猶阻,榮枯子不牽。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難宣。
溪頭風浪起虛傳,寬大遭逢台閫賢。
見說囊城鞭衛士,清朝曾恕范忠宣。
喜陪仙仗禁門前,餞臘賓春啟玳筵。
其聽金雞報新歲,忽聞玉漏惜殘年。
故鄉此去三千里,丹扆相違咫尺天。
待罪諫垣無補報,惟輸樸直體蕃宣。
華岳三峰客,幽居不記年。
煙霞為活計,雲為作家緣。
種藥茅庭畔,栽松澗壑邊。
暫離仙洞去,可應帝王宣。
風神何蘊藉,張緒正當年。端簡爐香裡,濡毫洞案邊。
飾裝無雨備,著述減春眠。旦夕應彌入,銀台曉候宣。
本心若虛空,清淨無一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五彩圖聖像,悟真非妄傳。
掃雪萬病盡,爽然清涼天。
贊此功德海,永為曠代宣。
雪山有緣,白首重來,信不偶然。悵愴淒未洗,平戎何策,英靈不絕,賴蜀多賢。耆舊二三,甲兵百萬,力障狂瀾回巨川。秋聲靜,共巍樓把酒,自足籌邊。何人為我盞天。焉用此客星留井躔。正柴桑栗裡,稻肥蟹健,松江笠澤,蓴美鱸鮮。百計求閒,一歸未得,便得歸閒能幾年。持公賦,待後堂新唱,誇語彭宣。
展驥官良是,憑熊職未專。
中和已成頌,清淨豈無傳。
樓雘環新堞,丁黃溢舊編。
聖朝方考績,華寵頒宣。
涸鱗思赴海,倦翮念歸山。
如何遠遊客,歲久不知還。
世塗方擾擾,豺虎尚為患。
久嫌軍務勞,翻羨為客閒。
夜雨滴愁夢,晨風颯頹年。
丈夫雖耿介,亦或多苦顏。
而我承結鄰,獨喜相追攀。
未堅金石交,已枉瑤華篇。
時時感嘉貺,相視兩淒酸。
豈不欲為答,情深諒難宣。
宮廟禮哀敬。
枌邑道嚴玄。
恭潔由明祀肅駕在祈年。
詔徒登季月。
戒鳳藻行川。
雲旆象漢徙。
宸網擬星懸。
朱棹麗寒渚。
金鍐映秋山。
羽衛藹流景。
彩吹震沉淵。
辨詩測京國。
履籍鑒都廛。
氓謠響玉律。
邑頌被丹弦。
文軫薄桂海。
聲教燭冰天。
和惠頒上笏。
恩渥浹下筵。
幸侍觀洛後。
豈慕巡河前。
服義方無沬。
展歌殊未宣。
考亭雲谷孰居先,名世悠然得正傳。
窮理致知須主敬,存心養性道齊賢。
凌雲端擬陳三策,魂夢那知隔九泉。
後世表章尊所學,四書功足繼朱宣。
九門煙樹蔽春廛,小雨初晴潑火前。
草色引開盤馬地,蕭聲催暖賣餳天。
縈絲早絮輕無著,弄袖和風細可憐。
鰲署侍臣貪出沐,珉麋珠餡愧頒宣。
先生早矣袖薰弦,趁取南風入皛然。
燕稱不妨辭閫幕,魚枯應喜活民編。
萬家吟賞知微月,千里依棲刺史天。
河漢定就歷屆黼黻,大宗寧許久藩宣。
漢字宣的含義
宣
(形聲。從,亙聲。「」與房屋有關。一說據甲骨文為雲氣舒捲自如之象。本義:帝王的宮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宮室名 [spacious room]
宣,天子宣室也。--《說文》。按,當訓大室也。與寬略同。
武王破紂牧野,殺之於宣室。--《淮南子·本經》。註:「宣室,殷宮名,一曰獄也。」
受釐坐宣室。--《漢書·孝文紀》。註:「未央前正室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李商隱《賈生》
帝王的詔書 [imperial edict]
黃宣去把團營押。--湯顯祖《紫釵記》
宣紙的簡稱 [Xuan paper]
嘗至琉璃廠購玉版宣,以瓜子金抵其值。
宣xuān
⒈發表,公開:~言。~告。~布。秘而不~。
⒉疏通,洩漏:~洩。
⒊發揚,廣泛傳播:正直宜~(宜:應該)。大肆~揚。普遍~傳。
⒋通,暢達:政之不~,民之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