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字結尾詩句,末尾字愧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愧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愧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蓬戶橫開岑寂,寒窗側映清暉。竹風偷入五香幃。還有好音相惠。須信毫芒可入,明珠胎裡忘機。宵征夜宴是和非。月府仙人無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潛龍既可躍,逵兔奚難致。前史殫妙詞,後昆沉雅思。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

梅山未覺朽,谷水誰雲異。車服隨名表,文物因時置。

鳳戟翼康衢,鑾輿總柔轡。清濁必能澄,洪纖幸無棄。

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時平玉條備。

文囿雕奇彩,藝門蘊深致。雲飛星共流,風揚月兼至。

類禋遵令典,壇壝資良地。五勝竟無違,百司誠有庇。

粵予承暇景,談叢引泉秘。討論窮義府,看核披經笥。

大辨良難仰,小學終先匱。聞道諒知榮,含毫孰忘

天地等蘧廬,結廬復何事。

一間亦寄耳,況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雲,於此適相值。

買鄰不用錢,平分有餘地。

豈不愛專壑,孤立聖所懼。

平生志八荒,澤物乃吾素。

我行雲不隨,雲行我復祝

出處兩何心,得非以時故。

造物無全功,蒼生竟誰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

摩胸告,展腳示。

有來由,沒巴鼻。

佛滅二千年,比丘少慚

陽春何處來,客自商丘至。

一唱新辭工,始見故人意。

園林誰與游,卉木欣已媚。

花上有微陰,水邊無近思。

遙憐數觴豆,何必親歌吹。

牧馬憶當時,招延遺舊地。

不遺浮沼雁,但見銜魚翠。

日予謬詞律,答句嗟蕪累。

安能接賢彥,樂事聯輕騎。

獨不負春風,塵纓此懷

天門有靈泉,埃塵未嘗至。

日月自高照,雲霞亦輝庇。

惟抱夷齊心,飲之可無

前宵剪月亭邊,曲奏高山流水。

雖雲獅子筋弦,品弄必資妙指,

不落宮商人聳耳。嘉州大像增百倍精神,

荊溪老龍添十分活意。正音將謂絕無聞,

誰料鄭聲亂雅中,有此清彈爾。

曹源一滴水,散作人間瑞。

茫茫宇宙中,幾個知慚

西山最高峰,積雪連四季。

登樓試寓目,入國有故地。

烽候雖久息,武經思豫備。

文饒昔籌邊,公意今無

行年六十六,不去兩般事。

用詩贈真宰,以酒勸象帝。

面未發酡顏,心先動和氣。

俯仰天地間,自知無所

手種亭下松,偃蓋出雲外。

攀條喜修干,為我發清吹。

曉庭風瑟縮,夜月金瑣碎。

種久方來歸,對之顏有

玄兗黼裳,垂徽永世。

勉勉成德,是在元子。

胙土南賓,厥旨孔懿。

充一忠字,作百無

北風吹春草,陽烏日已至。

天時豈雲爽,人事胡乃異。

三月方皇皇,衣冠道如墜。

棟撓榱桷折,木顛楨干悴。

大者懷端憂,燋頭求室燬。

小者嗟行役,泥塗跋其尾。

長平與新安,露胔如櫛比。

賦分本爾殊,適與天時值。

哲人處明夷,致命以遂志。

但令守吾貞,死生浩無

上天貴神,九宮設位,

功德及物。乃秩明祀。

望拜紫壇,赫然靈氣。

奠玉牙幣,歆之無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錫社,派別支流。

居衛仕宋,臣嬴相劉。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晉歷崩坼,衣冠擾弊。粵自太原,播徂江澨。

禮喪賢隱,時屯道閉。王室如毀,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東施西,擇木開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天未厭亂,吾將誰輔。

伊我祖德,思濟九埏。不常厥所,於茲五遷。

欲及時也,夫豈願焉。其位雖屈,其言則傳。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禮樂鹹苦,詩書具草。貽厥孫謀,永為家寶。

伊余小子,信慚明哲。彼網有條,彼車有轍。

思屏人事,克終前烈。于嗟代網,卒余來紲。

來紲伊何,謂余曰仕。我瞻先達,三十方起。

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毓德,啜菽飲水。

有鳥反哺,其聲嗷嗷。言念舊德,憂心忉忉。

今我不養,歲月其滔。黽俯從役,豈敢告勞。

從役伊何,薄求卑位。告勞伊何,來參卿事。

名存實爽,負信愆義。靜言遐思,中心是

上天貴神,九宮設位,

功德及物。乃秩明祀。

望拜紫壇,赫然靈氣。

奠玉牙幣,歆之無

皎皎疇昔心,眷焉本根計。

一鳴驚萬喑,獨醒閱眾醉。

勇指非種鋤,有膽竟成事。

彼哉稱國師,千載有餘

斫木陶土,器則不匱。

績麻繅繭,衣則可冀。

藥餌具前,病安得至。

坐而告窮,相視徒

園果已熟實未墜,野卉已老葉未瘁。

菊叢是時方發榮,潭上籬邊俱有為。

一從潭島輔長年,一自籬根圖暫醉。

今將移近省中蘭,壅培早與陶潛異。

黃土肥濃沃井泉,朱欄屈曲侵階地。

勁風不到何動搖,清露能沾誰著意。

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滿頭無所忌。

及此頻邀同捨歡,向來莫羨鍾繇賜。

我家蓬藋不足雲,強對嘉章顏起

高士常徇俗,無心欲違世。

野鶴在雞群,飲啄同斂翅。

昂昂望九皋,自有物外意。

下士求免俗,正恐俗難避。

嫫母學西子,像玉徒鎮揥。

低回難斂容,不改凡冗氣。

聞君開小閣,潔具高風致。

隨硯翰墨香,雨帶春煙細。

盡將窗幾間,一洗簿書累。

漢有弘羊者,榷酤善言利。

流風至今茲,已作千古弊。

君方聊爾耳。升斗亦云寄。

顧我困埃塵,俛首甘俗吏。

均是為貧人,噫嘻勿羞

愧的釋義

漢字愧的含義

愧〈動〉

(形聲。從心,鬼聲。本義:慚愧)

同本義。同「媿」 [ashamed]

小則如愧。--《禮記·儒行》

尚不愧於屋漏。--《詩·大雅·抑》

不愧於人。--《詩·小雅·何人斯》

雖顏慚未知心愧。--《魏書·列女傳》

縱上不殺我,我不愧於心乎?--《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周容《芋老人傳》

下恐愧吾師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茲游快且愧矣。--《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兼愧貴家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愧心(

愧(媿)kui羞慚,心裡覺得對不起:~對。羞~。慚~。問心無~。聞言則大~。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