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繚綾寫欲成。印來眉黛綠分明。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彈棋盡未平。愁易積,夢頻驚。閒衾*臥覺霜清。月明不放寒枝穩,夜夜烏啼徹五
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
卷六十五
諸佛出世,標拍荒郊,
達磨西來,塚添新土。
保福今日,向拜掃無門處打開一路,
冬至寒食一百五。
客館何寥寥,明月竟窗戶。
青天懸列星,零露沾宿莽。
懷起不遑寐,起坐聽漏鼓。
聽罷復重聽,聽徹三四五。
雲門一曲,調高千古。
子細推窮,從來無譜。
此曲只應天上有,大士得來無本據。
今日當陽分會,新年諸路化主。
在處富有知音,遇著知音舉似。
舉似則不無,且道是何曲調,
臘月二十五。
剎海無數,分身遍普。
蓮華葉上,如日卓午。
應作如觀,圓通二十五。
稠人致高位,一二難遽數。
驃騎彼將軍,未應賢第五。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
去此二圖,以何依怙。
江淹夢筆,天龍見虎。
古老相博,月不跨五。
雪峰輥球,禾山打鼓。
要覓旨歸,月不破五。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吳去。東風也似無情,不約木蘭舟祝中有仙翁,*衫烏帽,筆床談塵。道越鄉雖好,昨非今是,終不似,歸來賦。想見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青青衿佩,童參冠伍,徘徊江暮。我意尤長,公行不顧,一聲柔艫。趁輕風徑上蓬萊頂*,去天尺五。
乾清坤夷,軒豁呈露。
萬祥畢溱,登三鹹五。
腸斷江南一百五。
江濤如許。更一夜聽風聽雨。短篷容與。盤礡那堪數。弭節澄江樹。不為蓴鱸歸去。怕教冷落蘆花,誰招得舊鷗鷺。寒汀古漵。盡日無人喚渡。此中清楚。寄情在譚麈。難覓真閒處。肯被水雲留祝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青螺江上梅花暮。有姑射、神仙侶。剩把明珠傾滿斛。老仙源委,玉妃風韻,真是欺蠻素。綵鸞齊跨山中去。渾似天台舊時路。試問風流春幾許。芳心嫩葉,如今時候,好景才三五。
陌上語聲喧,賀歲人來去。
鞦韆擘曉煙,綠蓋翻春霧。
佛法無多,兩手分付。
更問如何與若何,鹹淳丙寅正月五。
一氣潛回,百昌萌動。
君子道長兮露柱咨參,小人道消兮燈籠作舞。
義出豐年,道復太古。
國師歡喜問如何,冬至寒食一百五。
玉簪葉趁芭蕉大。低映階墀高映座。雨來時節一般鳴,點點聲聲要磨和。芭蕉重被風吹破。狼藉玉簪看又過。蕭騷長與兩相宜,賴有竹君三五
奏賦謁金門,行盡雲山無數。尚有江天一半,買扁舟東去。波神眼底識英雄,閣住半空雨。喚起一帆風力,去青天尺五。
皇運偶中變,長蛇食中土。天蓋西北傾,眾星隕如雨。
胡塵動地起,千里聞戰鼓。死人成為阜,流血塗草莽。
策馬何紛紛,捐軀抗豺虎。甘心赴國難,誰謂荼葉苦。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區宇。斬鯨安溟波,截鰲作天柱。
三微復正統,五玉歸文祖。不圖漢官儀,今日忽再睹。
升高望京邑,佳氣連海浦。寶鼎歊景雲,明堂舞干羽。
虎臣□激昂,□□□禦侮。腐儒著縫掖,何處議鄒魯。
西上轘轅山,丘陵橫今古。和氣蒸萬物,臘月春靄吐。
得為太平人,窮達不足數。他日遇封禪,著書繼三五。
林間一葉秋,屏去三伏暑。
淒然風露繁,絺綌莫能御。
炎涼相推移,胡為遽如許。
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漢字五的含義
五
(五,會意。從二,從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錯。本義:交午,縱橫交錯) 同本義 [cross]
五,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說文》
葛屨五兩。--《詩·齊風·南山》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詩·召南·羔羊》
五
四加一的和 [five]
五,數也。--《廣韻》
五載一巡守。--《書·舜典》
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傳》
五戰於秦。--宋·蘇洵《六國論》
起則五六揖。--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監五室。--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五路總口(通往東、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車腹笥(腹中
五wǔ
⒈數目字:~人。~員大將。
⒉舊時樂譜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