悵恨清光不共游,眼波肌雪正宜秋。
桐花落處聞開鎖,柿葉明時見倚樓。
幾度扇回當面笑,可應燈照下帷羞。
無邊妒恨憎情眼,行過簾前莫轉頭。¤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南溪抱甕客,失意自懷羞。
晚路誰攜手,殘春自白頭。
儒者務欲博,誦說窮各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見求。
閩稱黃夫子,常恐學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圍刳舟。
聚書將萬卷,載行無馬牛。
去年來京師,滿篋分寄投。
半在吳楚間,半入趙衛陬。
昨日大官薦,青袍變綈裘。
今朝為異物,寸祿與命讎。
獨聞邯鄲公,哀之使斂收。
曷其稟賦薄,安得被王侯。
旅殯欲焉托,定將葬何州。
生為四方游,死當不擇丘。
豈必歸故鄉,萬里過山頭。
松蘿深處住,閒野不生愁。
鳥語煙嵐靜,水聲門戶秋。
花間歸洞路,山下釣魚舟。
沐浴聖王化,自憐絲滿頭。
功名富貴付悠悠,高臥山城又過秋。
燕坐香燈為靜侶,閒行麋鹿是同游。
青黃草木新霜過,瀟灑溪山夜雨收。
回首十年梁苑客,枉教白卻少年頭。
鱗鬣催殘志未休,壯心翻是此身讎。並聞寒雨多因夜,
不得鄉書又到秋。耕釣舊交吟好憶,雪霜危棧去堪愁。
如何只是三年別,君著朱衣我白頭。
誰念獨坐愁,日暮此南樓。雲去舜祠閉,月明瀟水流。
猿聲何處曉,楓葉滿山秋。不分匣中鏡,少年看白頭。
醉與江濤別,江濤惜我游。他年婚嫁了,終老此江頭。
冬令常溫客不愁,日來還用理衣裘。
浪開易落驚花雨,過暖成寒似麥秋。
木葉搖風摧宿鳥,江煙帶暝起沙鷗。
何人有酒生春意,驅我新詩到筆頭。
買得螺江一葉舟,功名如蠟何休休。
我無曳尾乞憐態,早作灰心不仕謀。
已學漆園耕白兆,甘為關令候青牛。
刀圭底事憑誰會,明月清風為點頭。
憶除司馬向江州,及此凡經十五秋。
雖在簪裾從俗累,半尋山水是閒遊。
謫居終帶鄉關思,領郡猶分邦國憂。
爭似如今作賓客,都無一念到心頭。
別離心軟。爭似交情淺。去路愁腸千百轉。回首高城天遠。斷雲零雨西樓。落霞孤鶩南州。應把歸期約定,忍教劃損搔頭。
出水何如未出水,蓮花荷葉有來田。
定光金地遙招手,智者江陵暗點頭。
行行信馬橫塘畔。煙水秋平岸。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紅妝艇子來何處。蕩槳偷相顧。鴛鴦驚起不無愁。柳外一雙飛去、卻回頭。
天有必還運,人無不報仇。
乘輿久蒙塵,吾屬得無羞。
江海有時盡,此恨何時休。
徒有犬馬心,孤身誰與謀。
有發上衝冠,有淚懸河流。
安得倚天劍,為君斬旄頭。¤
上客佩雙劍,東城喜再游。舊從張博望,新事鄭長秋。
踏水回金勒,看風試錦裘。知君不久住,漢將掃旄頭。
江干平日重回首,樓閣參差自飽秋。
世事從來錯經意,一生幾誤轉船頭。
匹馬曾防玉塞秋,豈知八十老漁舟。
非無丈二殳堪請,只恐傍人笑白頭。
登萊濰密。四海皆聞頭插筆。愛諍多詞。不肯饒人些子兒。余今向道。非似從前生計較。好弱都休。腦後如今沒筆頭。
漢字頭的含義
頭〈名〉
(形聲。從頁,豆聲。頁,人頭。頭在戰國時期才出現,首出現較早。本義:首)
同本義 [head] 本指人的頭部,後也泛指各種動物的頭部
頭,首也。--《說文》
苞頭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頭容直。--《禮記·玉藻》
左頭奉之。--《儀禮·士相見禮》
殺人者刎頭。--《公羊傳》注
王購子頭千金。--晉·干寶《搜神記》
將子頭與劍來。
系向牛頭充炭直。--唐·白居易《賣炭翁》
舉頭望明月。--唐·李白《靜夜思》
低頭思故鄉。
又如:頭直上(頭頂上);光頭(剃光的頭;頭上沒有戴帽子);頭大(形容遇到困難頭昏腦脹的樣子
頭(頭)tou
⒈腦袋,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體的最前部分:~顱。特指頭髮:梳~。
⒉物體的頂端、前端或事情的起點、終點:山~。車~。有~有尾。一年到~。
⒊第一,開初的:~號。~班。~等艙。~半月。
⒋以前,在前面的:~三年。~裡走的是她。
⒌為首的(多用於貶義):~領。~兒。把~。盜竊~子。
⒍方面:他們幾個是一~的。
⒎接近:事到臨~。
⒏物品的殘存部分:粉筆~。布~兒。
⒐量詞。指牲畜、像頭的、不定數量等:五~豬。四~蒜。百來~。
⒑詞尾(讀輕聲):石~。拳~。苦~兒。有看~。在上~。放外~。看後~。
⒒[頭角]〈喻〉青少年的氣概和才華:初露~角。
⒓[頭銜]指官銜、學銜等。
⒔[頭緒]事情的條理:此事已有~緒。
⒕[頭腦]
1腦筋,理智或思想:不要昏~昏腦。
2要領,門路:這件事還沒有摸著~腦。
3首領:她是這兒的~腦。
────────────────—
頭tou 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 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 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 4.方位詞後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