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簫韶九成來後,岐山猶是隆古。嬴顛劉蹶相枕藉,幾度狸號*舞。堪笑處。又蕞爾鍾山,一霎神光吐。鶴汀鳧渚。問吳德何徵,紫霄輕下,天意竟誰許。江山好,老子狂今箕踞。千年考信無據。多情只有秦淮月,還照故宮焦土。昏復曙。漫寒暑悠悠,老盡梧桐樹。從今記齲看阿閣成巢,朝陽應瑞,椽筆為君賦。
印何纍纍綬若若,只堪人看公何樂。
忽然捩柁開布颿,慰滿平生一丘壑。
遂初築堂今幾時,年年說歸真得歸。
異書名刻堆滿屋,久伸欲起遭書圍。
捨之出遊公豈誤,綠發朱顏已非故;請將勳業付諸郎,身踐當年遂初賦。
暮草堆青雲浸浦。記匆匆、倦篙曾駐。漁榔四起,沙鷗未落,怕愁沾詩句。碧袖一聲歌,石城怨、西風隨去。滄波蕩晚,菰蒲弄秋,還重到、斷魂處。酒易醒,思正苦。想空山、桂香懸樹。三年夢冷,孤吟意短,屢煙鍾津鼓。屐齒厭登臨,移橙後、幾番涼雨。潘郎漸老,風流頓減,閒居未賦。
自簫韶九成來後,岐山猶是隆古。嬴顛劉蹶相枕藉,幾度狸號*舞。堪笑處。又蕞爾鍾山,一霎神光吐。鶴汀鳧渚。問吳德何徵,紫霄輕下,天意竟誰許。江山好,老子狂今箕踞。千年考信無據。多情只有秦淮月,還照故宮焦土。昏復曙。漫寒暑悠悠,老盡梧桐樹。從今記齲看阿閣成巢,朝陽應瑞,椽筆為君賦。
去年陽氣驕,不雪盡冬序。
今年未開臘,已見六花注。
矜新忽微飄,爭急遂橫鶩。
浩蕩天地和,曠爽樓觀曙。
蔽日驚蛾飛,集雍紛鷺翥。
膏潤通大田,光輝借前樹。
索簷魯縞輕,委庭荊璞聚。
微生窗戶明,巧作樽罍助。
相公謝朝柄,燕處均養素。
上嘉時澤滋,俯樂心賞遇。
南閣罷圖史,西亭回杖屨。
步逕憐缺玉,攀林看墮絮。
長吟寫幽適,高隱動遐慕。
愧非右席才,莫奉梁園賦。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綠陰涼尊俎。映雙旌、飛翻新帶,日邊恩露。千里湖山添鮮碧,玉宇光浮眉嫵。料范老、應難獨步。君亦胸中兵十萬,把甘霖、小小春東楚。江上早,一犁雨。赤城霞起連天姥。有丹經、親曾密授,八篇奇語。道骨仙風騎鯨客,合侍紅雲帝所。且畫戟、清香時度。散入邦人簫鼓裡,恰春留、芍葯叢歌舞。還更詠,大鵬賦。
顛風翻山雲黑黑,星河無光江翕翕。
搖船夜半發忠州,漩深浪緊船欲立。
宣公祠下灘嘈嘈,船頭著水低復高。
石稜割裂箕斗影,山鬼出雜魚龍號。
亦知風水莽回互,王事有程那得顧。
誰歌太白《蜀道難》,和我靈均《遠遊》賦。
吟情老盡江南句。幾千萬、垂絲縷。花冷絮飛寒食路。漁煙鷗雨,燕昏鶯曉,總入昭華譜。紅衣妝靚涼生渚。環碧斜陽舊時樹。拈葉分題觴詠處。荀香猶在,庾愁何許,雲冷西湖賦。
紛紛當世士,盡道休官去。
有墮塵網中,誰能復回顧。
重為軒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當發深省,悟此形皆寓。
奔馳徒擾擾,靜中有奇趣。
夫子廊廟材,華途昔榮遇。
富貴方迫逐,脫身一何遽。
蓋恐負初心,或為名所誤。
獨尋陶淵明,三徑歸來處。
親朋續舊遊,寢食安故步。
詩成月滿窗,坐久塵生屨。
個中有真樂,自足慰遲暮。
我方困長途,因公識歸路。
讀公寄傲篇,更覺忘世慮。
有如逃空虛,傾耳聽韶頀。
念此有限身,歲月空復度。
他時願卜築,結茅相近祝
如公邁往姿,平生已心慕。
我雖負俗累,胸中無好句。
儻獲從後塵,登高亦能賦。
電旗飛舞。雙雙還又爭渡。湘漓雲外,獨醒何在,翠藥紅蘅,芳菲如故。深衷全未語。不似素車白馬,卷潮起怒。但悄然、千載舊跡,時有閒人弔古。生平慣受椒蘭苦。甚魄沈寒浪,更被饞蛟妒。結瓊紉璐。料貝闕隱隱,騎鯨煙霧。楚妃花倚暮。□□瓊簫吹了,溯波同步。待月明洲渚,小留旌節,朗吟騷賦。
與君中山時,心樂得樂土。
未始厭耳聞,寧或刺眼睹。
風雨喜分散,樂事亡難補。
看君青雲編,翅墮不得舉。
榮滯正相半,田園餘幾許。
前年白馬亂,不保使君詛。
去從竟陵謫,竟陵人何慕。
妻兒思北歸,耕桑失寒暑。
邂逅怪我存,魂招來奚數。
強欲布露之,愧君健能賦。
向秀甘淡薄,
深心托豪素。
探道好淵玄,
觀書鄙章句。
交呂既鴻軒,
攀嵇亦鳳舉。
流連河裡游,
惻愴山陽賦。
江左詠梅人,夢繞青青路。因向凌風台下看,心事還將與。憶別庾郎時,又過林逋處。萬古西湖寂寞春,惆悵誰能賦。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2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3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鴣,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採樵路。4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夭非華艷輕非霧。來夜半、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何處。乳雞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頭鼓。參差漸辨西池樹。朱閣斜欹戶。綠苔深徑少人行,苔上屐痕無數。遺香餘粉,剩衾閒枕,天把多情賦。
孫侯二尺短檠前,何啻頌詩三百篇。
金鑾玉堂未歸去,聊結江湖山水緣。
官閒不復弄朱墨,勝日過門無惡客。
春風快馬紫游恚ǖ諄起烤∠嗍丁?/p>
酒酬談辯翻波瀾,得句全勝得好官。
我亦從來有詩癖,撚髭一字吟難安。
不知辛苦竟何益,聞道何妨死今夕。
他年儻使無知音,盈編不作一錢直。
日來頗怪詩筒遲,恐君豫辦磨崖詩。
中原窟穴尚狐兔,未應便草閒居賦。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十二靈峰,雲階月地,中有巫山女。須臾變化,陽台朝暮雲雨。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朝庭數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險難無移處。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仙舟共泛滄波去,且向蘇公堤下祝
西風吹就芙蓉城,青鏡閒妝兩呈露。
皇家家法崇儉素,宸心但欲乘商輅。
離宮別殿無興作,天以西湖供一豫。
吾儕公退得清賞,酒崞彖也恢骸?/p>
深知夕照戀狎鷗,又恐昕朝追振鷺。
自憐三入鳳凰城,歲月黃塵等閒度。
湖光正欲捲簾看,風色更煩搴幕護。
孤山不見處士廬,司馬空尋蘇小墓。
酒乾人醉歡有餘,聯騎還趨湧金路。
歸來健倒渾不知,睡覺燈前裊香霧。
丈人公子真冰玉,曾為出遨揮妙句。
匆匆借韻僅成章,敢詫樽前鸚鵡賦。
漢字賦的含義
賦
(形聲。從貝,武聲。從「貝」,表示與財物有關。本義:徵收)
同本義 [tax]
賦,斂也。--《說文》
賦,稅也。--《廣雅》
厥賦惟上上錯。--《書·禹貢》。傳:「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賦之所養。--《法言·問道》
而令貢賦。--《小司徒》。註:「謂出車徒給徭役也。」
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賦銀(徵收稅銀);賦粟(徵收田賦);賦裡(徵收商業稅);賦幣(徵收財物)
繳納賦稅 [pay taxes]
訟者平,賦者均。--唐·柳宗元《送薛存義序》
又如:賦金(交納稅款)
給予;授予 [give to;confer]
賦 fu
⒈賦稅。舊時指田地稅,各種捐稅:田~。薄~斂,則民富矣(薄:減輕。斂:徵收)。
⒉授予,給予:~於。
⒊一種文體,有韻,介於詩和散文之間:詩詞歌~。《風~》。《赤壁~》。
⒋念詩或作詩:臨清流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