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澤風流地,淒涼跡尚存。殘芳迷妓女,衰草憶王孫。
舞態隨人謝,歌聲寄鳥言。池平森灌木,月落吊空園。
流水悲難駐,浮雲影自翻。賓階余蘚石,車馬詎喧喧。
英台修讀地,舊刻字猶存。
一閣出霄漢,萬松連寺門。
洞深雲氣冷,池淺鹿行潭。
山下流來水,風雷日夜喧。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捨南捨北鵓鳩喧。
了官書半日繁,且隨杖履共琴樽。
新詩傳讀雲侵屋,怪石爭談虎守門。
明月高懸酬雅集,清泉流韻滌煩。
漫因地僻疏時事,郊壘猶聞鼓角喧。
江寺禪僧似悟禪,壞衣芒履住茅軒。懶求施主修真像,
翻說經文是妄言。出浦釣船驚宿雁,伐巖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問師宗旨,眼不浮華耳不喧。
桐花著地雪成痕,時有幽禽巧語言。
應笑使君林野性,日依山水避塵喧。
鳥樂在深要,魚樂在深淵。
人樂在深居,不深常致患。
吾居今已深,柴門草樹間。
油然自成樂,其樂難具言。
問吾樂伊何,一皆得之天。
至樂任天與,不知然而然。
朝樂暮亦樂,此樂真具全。
吾歌天樂歌,聽者慎勿喧。
獨臥空床倦不言,半扃疏牖面南垣。
低簷霧鎖黃昏候,投宿寒烏逐對喧。
吾王游勝地,驂駕歷祗園。臨風畫角憤,耀日采旗翻。
永懷筌了義,寂念啟玄門。深溪窮地脈,高嶂接雲根。
信美諧心賞,幽邃且攀援。曳裾欣扈從,方悟屏塵喧。
每逢晴日競飛翻,忽為群居負責言。
甘美日充辭豢養,蟠藏歲久念騰騫。
趨衙乍覺朋曹少,分邑疑因支庶繁。
莫使無情同燕雀,階除得食語喧喧。
皎然青瑣客,何事動行軒。苦節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臨海樹,寒月上營門。鄒魯詩書國,應無鼙鼓喧。
晉興由師讓,楚敗以師喧。
踽踽出東軒,徐徐步小園。
何須從吏卒,亦不引兒孫。
躡屐尋莎徑,攜筇撥水源。
愁聞俗客到,唯說市朝喧。
落葉迷幽徑,垂籐鎖斷垣。
溪深晴浴鷺,樹老晝啼猿。
海氣庭前障,天花雨外翻。
坐來清梵永,盡日不聞喧。
榮雖同雨露,晚不怨乾坤。
五色中偏貴,千花後獨尊。
馨非慚黍稷,采合勝蘋蘩。
蛺蝶寒猶至,鷦鷯靜亦存。
味堪資玉鉉,光欲奪金樽。
帶霧叢猶密,經霜艷更繁。
砌蟲親有路,梁燕識無門。
薜荔宜求友,茱萸好結婚。
栽培勞婢僕,服食教兒孫。
易把方先哲,難為繼後昆。
敗莎承亞朵,落葉擁纖根。
雖異皇家瑞,寧孤白帝恩。
延齡仙訣著,應候禮經言。
不與群芳競,還如我避喧。
七年綸掖濫敷言,八奉齋祠蔭寶軒。
上士半同猿鶴老,病身猶與蟪蛄存。
飯蔬力弱防冠墜,枕杫神寧喜席溫。
櫻序列清和芳意歇,淡然畢竟絕朝喧。
古柳參差掩寺門,荊籬石埠自為村。
風嚴烏榜通菱浦,日落漁炊就荻根。
野月荒荒難辨色,江峰寂寂更何言。
燈前無限浮沉思,銷任菰香水鶴喧。
何處初寒好,初寒禹鑒門。
遙天露崖口,輕浪漱山根。
萬佛龕苔老,一燈林靄昏。
漁梁杳相望,石瀨夜聲喧。
近有村人帶血論,使君親與驗傷痕。
騖行剛道非行劫,只是行人兩作喧。
清淮渺然去,白浪勢如奔。
同發已先遠,獨行將向昏。
洲長寧辨路,夜泊偶依村。
燈火稍覺亂,應聞人語喧。
漢字喧的含義
喧
(形聲。從口,宣聲。「宣」有「宣揚」義,也有表義作用。本義:聲音大而嘈雜)
同本義 [noisy]
喧,大語也。--《玉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潛《飲酒》
上林催獵響,河橋爭渡喧。--北周·庚信《同州還》
夜風一何喧,大舶雙櫓。--宋·王安石《金山寺》
蛙蛤徒自喧,蛟龍臥如蟄。--陸游《喜雨》
又如:喧議(喧鬧議論);喧埃(塵世的喧嚷);喧嚇(喧嘩恐嚇);喧卑(喧鬧低下);喧哄(喧鬧)
喧(諠)xuān聲音大,聲音雜亂:~嘩。~囂。鑼鼓~天。
────────────────—
喧xuǎn 1.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