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字結尾詩句,末尾字致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致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致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高秋風雨天,幽居詩酒地。

君看此氣象,其可折簡

人皆犯紅塵,君獨嗜空翠。

紅塵終有得,空翠了無味。

自眾人以觀,君亦少良計。

細問紅塵人,軒冕蔓倒敝。

方寸萬斛埃,灰土常處袂。

翻思對青山,一洗穢濁氣。

始知空翠佳,千古余爽思。

何子亦何人,對此日隱幾。

明涵軒窗淨,影入林牖媚。

眼界括窮碧,白鳥決歸眥。

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

春暖秋涼人半醉,安車塵尾閒從事。

雖無大德及生靈,且與太平裝景

東風吹桃李,花落已滿地。

搖搖新柳枝,薄蔭才可芘。

誰雲同一時,榮謝兩異意。

由來何足較,要之歸一

身何止不獲,其背誰得窺。

心何存不測,其鄉孰能知。

身主尚無跡,屋廬更何即。

變動元不居,問君欲奚適。

放之彌太虛,宇宙總我廬。

收之付野草,山茨斂吾居。

宇宙非窮大,山茨豈雲細。

身心非以形,隨寓靡有異。

此道淡不厭,淡中味何窮。

萬物孰能動,真樂此室中。

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萊島。

豈伊素草茅,但以蓋茅好。

達者捨此誰,若將終身茨。

仁宅本同歸,問捨非自私。

宇宙浩如許,藏用如謹獨。

山固屹不移,茨敝當再覆。

覆可久自娛,庭草聽自如。

茅茨或不翦,古聖興不殊。

樂山見仁人,如茨看榮貴。

此屋雖似卑,誰識最高

莫作溪流看,天命無窮已。

詩人若知得,千古可坐

浮雲從何來,本是山川氣。

寸陰不終朝,一雨浩無際。

江河會交流,草木奮妍麗。

但知潤澤功,不識真宰意。

天風吹玄陰,白日照厚地。

理亂自有常,千載可坐。¤

擾援從俗為,日與所學戾。

茫茫坐三復,心面自相愧。

守道惡從人,取俗患高世。

誰令二者異,不得一吾

六月度開雲,三峰玩山翠。爾時黃綬屈,別後青雲

刻木工夫最巧,輿梁底事尤精。玉虹飲水映波明。彼此往來利濟。真個作家手段,從今名播寰瀛。人從鰲背獲安行。鎮作城南景

酴醾有數種,同名而異字。

花開欲折難,銛鉤如棘刺。

白者干獨長,紅者香更膩。

種之小徑旁,所恨罥衣袂。

插竹加編縛,步障差可類。

石家金谷園,恐乏此佳

清香不復聞,雪英驚滿地。

尚餘青青葉,濃陰猶可庇。

我欲營茅屋,示此惜花意。

茲謀未易言,俗士寡清

新閣何隆隆,經營自茲歲。

其前山送青,其下竹交翠。

景物日夕佳,登臨春秋異。

治中公事暇,領客共留憩。

四座歡相酬,壽主珍重意。

向來蓬瀛上,視此毋乃愧。

主稱客意好,是事幸且置。

拄頰飽看山,朝來殊爽

淮陽千葉花,到此三百里。

城中眾名園,栽接比桃李。

吾廬適新成,西有數畦地。

乘秋種山丹,得雨生可喜。

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

宿根已得土,絕品皆可寄。

明年春陽升,盈尺爛如綺。

居然盜天功,信矣斯人智。

根苗相因依,非真亦非偽。

客來但一笑,勿問所從

西山排送來,週遭自環翠。

俗眼少見之,一覽忘世味。

平生三徑心,盍早賦歸計。

縱落塵土居,不與章木敵。

公餘事幽尋,清風拂衣袂。

最喜軒中人,所挹多爽氣。

蓬蒿天地寬,萬境發詩思。

白雲未能閒,時出過窗幾。

簷雨聽夜語,池草生春媚。

山靈若相知,好風為裂眥。

餘光雖力挽,回次那得

曉色澄秋林,霞明映山翠。

貪奇事夙興,爽氣醒殘醉。

空霜日夜繁,坐見木葉瘁。

天高宿霧收,白雲出平地。

初日照重巖,寒流響虛隧。

景物清心魂,泠然起遐

愚嘗聞之師,六官欠經制。

戶禮與刑兵,上法天時四。

丞曹象陰陽,右左各分治。

斯言擴前聞,大小豈殊

因君知非問,詮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禪,第二無如醉。

禪能泯人我,醉可忘榮悴。

與君次第言,為我少留意。

儒教重禮法,道家養神氣。

重禮足滋彰,養神多避忌。

不如學禪定,中有甚深味。

曠廓了如空,澄凝勝於睡。

屏除默默念,銷盡悠悠思。

春無傷春心,秋無感秋淚。

坐成真諦樂,如受空王賜。

既得脫塵勞,兼應離慚愧。

除禪其次醉,此說非無謂。

一酌機即忘,三杯性鹹遂。

逐臣去室婦,降虜敗軍帥。

思苦膏火煎,憂深扃鎖秘。

須憑百杯沃,莫惜千金費。

便似罩中魚,脫飛生兩翅。

勸君雖老大,逢酒莫迴避。

不然即學禪,兩途同一

蹇驢沖雪岸烏紗,夜醉西湖賣酒家。

十六吳姬吹鳳管,捲簾燒燭看梅花。

姜南《蓉塘詩話》極稱此詩,以為蘊藉風流,有唐人之

巢由沒已久,風跡曠不嗣。

長嘯箕穎間,悲風肅然至。

傳聞龍山下,茅屋架三四。

中有隱者棲,讀書樂仁我。

飽觀人事變,深鉤易象秘。

耕田給衣食,鄉里沾賑遺。

呦呦山鹿群,摩撫馴不畏。

乃知至仁主,足以通異類。

聲名自馳擊,我心晏無累。

寤寐想斯人,安得同所

致的釋義

漢字致的含義

同本義 [deliver;extend;send]

致,送詣也。--《說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傳》

遠莫致之。--《詩·衛風·竹竿》

卿致館。--《詩·衛風·聘禮》

殷人既葬而致事。--《儀禮·曾子問》

遠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致敬亭於幕府。--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致電上海。--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致聘(送交定親禮品)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漢·賈誼《過秦論》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徠。)--《史

致(緻)zhi

⒈給,送達:~函。~電。〈引〉傳達,表達:~意。~敬。~謝。

⒉招引,引來:~病。~富。~利除弊。

⒊到,達到:學以~用。

⒋極,盡力,專註:~高。~力。專心~志。

⒌意態,情趣:興~。情~。景~。雅~。

⒍精密,細密:~密。精~。細~。

⒎大概:大~。

⒏一樣,無分岐:一~。

⒐[致命]可使喪失生命:他受了~命傷。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