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宗壽,住無量寺。
與釋慧開有交,事見《禪宗無門關》附錄。
送客聯鑣歸,得得招提宿。
晚渡滄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馳俗。
然燈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談聲響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來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興真可錄。
使君高宴出紅梅。腰鼓揭春雷。更將紅酒澆濃艷,風流夢、不負花魁。千里江山吳楚,一時人物鄒枚。軟金盃襯硬金盃。香挽洞庭回。西溪不減東山興,歡搖動、北海樽壘。老我天涯倦客,一杯醉玉先頹。曹光輔詞及僧仲璋詞另錄
樓觀飛驚。好山環翠屏。誰向山中講授,朱夫子、魯先生。短檠。雪屋燈。琅琅終夜聲。傳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鳴。見一閣本張小山樂府因不重錄。
久無歸田人,今喜子去祿。
移家漢水濱,日見漢水綠。
川鱗可為饔,山毛可為蔌。
竟歲厭往還,行堤樂風俗。
青巾艑上郎,漆鬢顏如玉。
倚檣臨落照,獨唱江南曲。
聽若在江南,歡然自為足。
我心雖有羨,未遂平生欲。
更期畢婚嫁,方可事巖麓。
買山須買泉,種樹須樹竹。
泉以濯吾纓,竹以慕賢躅。
此志應不忘,他時同隱錄。
吾子勇出鄉,賣文供啜菽。
誰指石頭路,路滑去能速。
大溪拍天流,返壑僅盈掬。
神化闕功能,善世眩兼獨。
寶瑟跡已陳,閥閱在林麓。
飽尺天下眼,觀我亦具足。
尚論宇宙廣,落處即為福。
請子房魏偕,點入丹青錄。
人祝先生壽,勳名而福祿。
伊惟小門生,而乃異斯祝。
所祝在斯文,其壽非已獨。
嘗聞侍席言,檃括因以復。
孔孟至皇朝,文與道相屬。
溯自熙豐後,專門始分目。
歐蘇以文雄,周程理義熟。
從此判而二,流派各異躅。
偉哉水心葉,同軌混列輻。
粲粲雲錦章,理義仍炳燭。
筠窗一傳後,人已沾膏馥。
正統的屬任,非公紹者孰。
鯫生耳聞此,驚托歎不足。
因捧介壽卮,譜在歌詩軸。
願言清節高,歲寒等修竹。
長以文鳴道,聲金而振玉。
上而軋漢周,俯命騷以僕。
門生嚴楷法,剩將從紀錄。
道既學不得,仙從何處來。
臥久似慵伸雪項,立遲猶未整霜衣。(《病鶴》,
見《吟窗雜錄》)
皇朝網英材,三歲設科目。
四海一飛龍,兩家雙中鵠。
得非詩禮效,且喜箕裘續。
二老亦牽連,明年書小錄。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申錫無疆,宗我同德。
曾孫繼緒,享神配極。
三年禪社首祭地祗樂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賀
知章作」。其中第八首《靈具醉》為源乾曜所作,
不錄。
憶昔丙辰還親旁,恰恰先春社三日。
社日侍親行交源,紫蕨兒拳森玉立。
是日天明風氣柔,入自交源茗源出。
迤邐又復至前山,涉潤還家日將沒。
慈新意在營一丘,卷卷欲於近捨求。
不歸議論悉未定,那知今作汪潭游。
汪潭去家正五里,百里來龍於此止。
龍止水亦止,清潭窈無底。
寶劍秋空橫,秀峰春筍峙。
最愛丫角羊,艮木之印鄉。
長生亥水來朝丙,千古長溪流不荊
雍容冠佩紫薇垣,壽星更出丙丁間。
神遊既安後昆福,賦此銘章紼實錄。
春晚得新霽,草木日夜綠。
陽光初蔽虧,野暝或單復。
美人浮湘波,領此入蓬屋。
故放歸帆遲,更呼漁火續。
窮探物精華,盡付詩凡目。
憶昨欣晤對,令我忘休沐。
劇談酒行希,危坐兵衛肅。
相思正倚樓,所寄忽累幅。
瑰辭堪買貧,軼韻和難屬。
自從楚騷興,悲些逮差玉。
後來數唐人,欸乃巖隈宿。
世無梁昭明,斯文又誰錄。
眼如電,十年讀。
腹如櫛,三冬足。
昔池上,賡黃鵠。
今田間,叱黃犢。
耕谷口,廬汾曲。
潔去就,免殆辱。
余先人,奮白屋。
忠孝家,文章錄。
修名遠,大運促。
藐諸孤,忝似續。
既顯庸,亦老宿。
如毛德,如天福。
郭之東,溪之北,
百弓地,十圍木。
幾哉丘,吾所卜。
漢趙岐,唐杜牧。
皆自銘,不它屬。
雖短章,頗實錄。
拆卻相公庵,泥卻駙馬竹。
天下人總知,流入傳燈錄。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
掘地取雲根,剖堅如剖玉。
食具與果具,待賓良有勖。
亦將茶具並,飽啜時出俗。
公何都贈予,金多不入目。
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
得此尤稱窮,客來無不足。
唯應赤腳婢,收拾怨常酷。
夏席堆青齏,冬盤飣旨蓄。
竟無粱肉饌,其愧蕭家錄。
我窮江源來,名勝頗追逐。
薰風秀沃野,在處得奇矚。
頌堂有佳士,文字照縑竹。
圖書抱世守,古錦韜玉軸。
黃金不滿籯,故園有喬木。
逡巡酒如澠,霍霍具水陸。
田頭新縠升,一飯香滿屋。
回思閔雨時,敢望遽炊玉。
摩挲壁間題,明府遂州牧。
山高江水長,百世照屍祝。
我來坐琴壇,靦汗愧前躅。
空餘煙霞痼,未冼是公獨。
請歌青城游,或附耆舊錄。
掛壁清羸金粟像,映窗性相淨名經。
門前野水流繞捨,雨後綠槐陰滿庭。
涼簟醒心須稍健,好風吹鬢欲重青。
此間真境誰宜到,更有珍茶一種錄。
劉伶耽於酒,淵明玩於菊。
君乃癖於文,愛棋尤更篤。
文高新掌故,棋只前秘讀。
我昨卻萊兵,書法謹夾谷,
不知君諱之,護名如護玉。
恥鼓趙王瑟,欲舉漸離築。
明發疾呼予,開枰數反覆。
盛氣欲吞敵,厲響亦驚俗。
失利頳湊頰,得雋喜填腹。
勢固健於常,手終弱於僕。
君名高天下,此特一不足。
小負毋重爭,帝觀有靜矚。
大明昧於小,月固不勝燭。
切勿罪劉五,此筆兢所錄。
思酸寒雁斷,淅瀝秋樹空。
漁陽燕舊都,美女花不如。(見《吟窗雜錄》)
老境心便多暇。束縛塵纓高掛。飯飽去尋君,閒步閒吟閒話。閒話。閒話。過眼紛華都罷。首,皆曲調,茲不錄。
漢字錄的含義
錄
(形聲。從金,錄聲。本義:綠色金屬)
同本義 [green metal]
錄,金色也。--《說文》
記載言行事物的冊籍 [record]
錄,記之具也。--《廣雅·釋詁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錄。--《周禮·職幣》
又如:言行錄;名人錄
次第,次序 [order]
今大國越錄。--《國語·吳語》
錄
總領 [lead;head]
融為太尉,並錄尚書事。--《後漢書·章帝紀》
又如:錄公(對總領台閣尚書事者的敬稱)
抄寫(含有有選擇地照樣謄寫的意味) [copy]
手自筆錄。--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
余之手錄。
又如:抄錄(抄寫);錄黃(宋代中書省樞密院
錄(錄)lu
⒈記載,登記:~音。~功。
⒉抄寫:抄~。摘~。
⒊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刊、文本:語~。回憶~。備忘~。
⒋任用,採取:~用。~取。收~。
⒌審查並記載犯人的罪狀:~供。